<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保健食品專題 » 正文

    兒童性早熟與服用保健品有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6-26
    核心提示:真性性早熟的常見原因有:特發性性早熟,顱內腫瘤,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假性性早熟是由于性腺腫瘤、腎上腺增生或腫瘤產生大量性激素,或攝入含有性激素的藥物與食物所致。在臨床上,真性性早熟只占少數,而大多數患兒均屬假性性早熟,大部分可表現為單純的某一種

     
     
        真性性早熟的常見原因有:特發性性早熟,顱內腫瘤,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假性性早熟是由于性腺腫瘤、腎上腺增生或腫瘤產生大量性激素,或攝入含有性激素的藥物與食物所致。在臨床上,真性性早熟只占少數,而大多數患兒均屬假性性早熟,大部分可表現為單純的某一種或幾種性發育征象。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婦科內分泌門診對18年來近300例性早熟患兒的治療觀察及隨訪顯示,約有41.6%的患兒有過多服用含激素的保健品史,12%有誤服避孕藥史,有34.4%的患兒來自化工及農藥較為集中的城鎮及地區。調查顯示,兒童性早熟的發病率上升與諸多因素有關: 
         
        一個原因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長發育加速,兒童及青少年普遍比上一代人身材高大,性發育及性成熟有提前趨勢。按過去正常的青春期發育,乳房12到13歲開始發育,月經初潮大多15到16歲出現,而目前這一代女孩10歲左右乳房發育,12到13歲月經初潮。 

        第二個原因是環境污染。近年來,國內外已有大量的學者報道,由于洗滌劑、農藥及塑料業制造廠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及其分解物質,自然界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類激素污染物。此外,有機氯農藥目前已很少使用,但過去大量釋放農田,至今在土壤、水及植物中的含量仍然較高,這些污染物在自然界中降解到一定程度后,均被發現具有雌激素樣的活性。研究表明,受環境雌激素物質的影響,無論是蔬菜、瓜果,還是肉類食物,都含有很高劑量的雌激素。而人為地用激素喂養家禽家畜或催熟瓜果蔬菜,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第二個原因是,攝入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者誤服避孕藥。近年來各種保健品及滋補品爭先上市,不少家長為孩子增營養、促長高,將其作為健康投資,往往給年幼的孩子也長期服用,F已證實,人參、蜂王漿、花粉、雞胚、蠶蛹、增高素等均存在較多性激素,甚至有促性腺激素樣物質。 
      
        專家認為,從食物中進入人體的激素和類激素物質破壞生理平衡,這可以成為假性性早熟的直接原因。而環境類激素污染物則成為其發病的重要促進因素,這可能是當前兒童性早熟發病明顯上升的主要因素。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48 second(s), 107 queries, Memory 1.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