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睡眠養生與保健 » 正文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怎樣預防夜間發生中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5-27
        有不少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總希望把自己的血壓降得越低越好,便隨著加大降壓藥的劑量,而忽視了自身的因素,以致血壓降得過快過低,引起許多不良反應,有的人甚至在夜間睡眠中發生了缺血性腦中風。

      老年人對血壓耐受不敏感,對迅速下降的血壓不能及時代償;高血壓病人大腦血流調節曲線上升,大腦對低血壓的耐受性差,引起大腦血流灌注障礙,再加上在睡眠時從呼吸道呼出及皮膚蒸發出水份,得不到及時補充,使得血液變得相對粘稠,且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容易形成缺血性腦中風。

      美國對322例老年病人的保健醫師進行查詢,有177位醫師在回信中說,30例老年高血壓病人在用降壓藥后兩周內出現腦缺血或中風,有18例死亡。這些病例多數聯合應用兩種以上的降壓藥或末遵醫囑隨意加大藥的劑量,“過度”降壓。據9例記載完整的病例,他們在發生中風以前的收縮壓平均是29.2千帕,舒張壓平均為16.8千帕;出現中風后收縮壓平均降為18.7千帕,最低者為10.7千帕;舒張壓平均降為10.4千帕,最低者為8.0千帕。可見,老年人降壓過度易致中風。尤其在夜間,當血壓處在生理性變化過程中的最低點時,藥物的過度降壓,更易促發缺血性腦中風。

      因此,老年高血壓病人降壓千萬不可急于求成,必須謹慎從事。首先應限制食鹽攝入量,并采取打太極拳、練氣功、控制體重等非藥物治療。其次應根據各種客觀情況,分別對待。如病史較短,無心、腦、腎功能明顯損害者,可將其血壓降至正常水平;若高血壓病史較長,血管硬化程度較重,心、腦、腎都有較明顯病變者,血壓不易降得過低,應維持在適當的水平,以保證身體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使其功能不受影響。最后,服用降壓藥物不宜隨意停用或突然加量,應按醫囑定時定量用藥,這樣可保持血壓平穩,不致因血壓突然升高或下降而引起心腦卒中等嚴重并發癥。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811 second(s), 1319 queries, Memory 3.8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