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野菜常識 » 正文

    野苦荬菜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5-24
        【性味】甘、微酸、澀、涼。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血、止帶功效。用于子宮頸糜爛、白帶過多、子宮出血、下腿淋巴管炎、跌打損傷、無名腫毒、乳癰癤腫、燒燙傷、陰道滴蟲病等癥。燒燙傷以本品研末油調外搽,陰道滴蟲以本品煎水熏洗陰道。
        【注】野苦荬菜又稱苦荬菜(福建、江蘇)、秋苦荬菜、墓頭回(江蘇)、牛舌菜、稀須菜等。其葉狹長有丫岐、淡碧色、莖中空、折之有白汁,黃花如野菊,結子如茼蒿子,有毛如絮。有清涼解毒作用,平素血熱好生瘡毒之人宜長久食。《洞天保生經》曰:“夏三月宜食苦荬,能蓋心、和血通氣。”《本經》曰:“久食安心益氣。”《嘉祜本食》曰:“性雖冷,甚益人。”古書稱本品又名“苦苣”“苣苣”“老鸛菜”“天香草”。可作野菜食。另有苦碟子,也稱苦荬菜,性味苦、辛、平。有止痛功效。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4 second(s), 437 queries, Memory 1.8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