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營養ABC » 正文

    維生素B2缺乏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4-08

    維生素B2(VB2)又稱核黃素,屬水溶性維生素,是一種黃色物質,它以輔酶形式參與體內氧化還原反應及能量生成,與身體的抗氧化防御體系密切相關,在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中均起重要作用,還參與維生素B6,煙酸和一些藥物的代謝,并與體內鐵的吸收、貯存有關,對促進生長發育,維持身體健康起重要作用。

    VB2缺乏在我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營養缺乏病,祖國醫學很早就有記載,在現代文獻中也有許多報導,因其常與其他維生素缺乏并存,所以診斷不一定很容易。一般膳食中VB2供給不足持續2~3月后即可出現癥狀,早期并無特異性,可有乏力,軟弱,口痛,眼睛怕光,流淚,視力疲勞等,進一步可發展為舌炎,可有舌痛,色紫紅,有裂口,舌乳頭萎縮,也可表現為地圖舌,口角炎,唇炎,表現為唇部水腫、裂隙及色素沉著,口角濕白,裂紋,痛疼、潰瘍。男性可出現陰囊炎 ,狀似濕疹,又稱陰囊濕疹樣皮炎;女性偶見陰唇炎,會陰騷癢。另外,還可以有脂溢性皮炎,主要在鼻唇溝、下頜、面頰、眉間以及身體皺褶處,如耳后 、腋下、腹股溝等處,“合稱口腔生殖癥狀群”。眼部除以上表現外還可有角膜充血及血管增生,暗適應力下降。因VB2缺乏可干擾鐵在體內的吸收,儲存及動員,可導致鐵在體內含量下降,甚至貧血。

    VB2缺乏的診斷可用詢問飲食歷史及試驗治療的方法,必要時可做一些化驗檢查,如尿核黃素測定等,但一般不易做到。

    VB2缺乏原因主要是攝入不足,食入含VB2豐富的食物少及不合理的烹調,如淘米過渡搓洗,菜切碎了洗,米面過度加工均可導致營養素流失。牛奶反復加熱以及食物加熱和暴露于日光的過程中VB2均可被破壞, 油渣食品可使VB2破壞達50%,加堿可使VB2大量破壞。消化系統疾病如長期腹瀉,腸切除,胃酸低,腸道梗阻,小腸癌癥等均可影響VB2的吸收。在體力勞動強度大,妊娠,哺乳等情況下,VB2的需要量增加,或是某些疾病時如高熱代謝加速消耗增加時,VB2需要量亦增加,如未及時補充亦易導致VB2缺乏。某些藥物可干擾VB2在體內的利用,如丙咪嗪、阿的平和某些化療藥物。酗酒者也因酒精干擾VB2的消化吸收而易發生VB2缺乏。VB2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人體對它的吸收也有限,大量攝入VB2并不能無限增加腸道對其的吸收,過多的VB2可從尿中排出,因此未見有VB2中毒的報導。

    日常VB2的來源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如動物內臟,心,肝,腎,乳類,蛋黃等。在植物性食物中綠葉菜含VB2較多,豆類含VB2也較豐富,谷類食物中含量低。

    為防治VB2缺乏癥日常應注意平衡膳食,多吃富含VB2的食物,糾正偏食的不良飲食習慣,吃谷類要粗細搭配,不可只吃精白米面,改進烹調方法減少VB2的流失,對強體力勞動者,孕婦、乳母及發育期兒童應適當增加其VB2的攝入量,必要時可用強化食品及VB2片劑。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VB2的推薦攝入量(RNI),見下表:

    各年齡組VB2RNI

    年齡  (歲)

    RNImg

    0

    0.4AI

    0.5

    0.5AI

    1

    0.6

    4

    0.7

    7

    1.0

    11

    1.2

     

    14

    1.5

    1.2

    18

    1.4

    1.2

    50

    1.4

    孕婦早期

    1.7

    孕婦中期

    1.7

    孕婦晚期

    1.7

    乳母

    1.7


    注:AI為適宜攝入量
     
    • 下一篇:暫無
    • 上一篇:暫無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69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9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