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臨床營養 » 正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4-0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鼻、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癥,臨床簡稱“上感”。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有較強的傳染性,還可引起嚴重并發癥。多發于春冬兩季,尤其是氣候突變時易流行,多為散發性。傳播途徑主要是帶病毒的飛沫或被污染的用具。
      主要臨床癥狀為咽痛、鼻塞、咳嗽等,可并發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等。病因不同,具體表現也不同。
    1.普通感冒 即傷風,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起病急,最初表現為咽部干、癢、灼燒痛,伴噴嚏、鼻塞、流涕(清水樣),2~3天后變稠。一般無發熱或有低熱,有時有輕度畏寒、頭痛等全身不適癥狀。通常5~7天痊愈。
    2.急性病毒性咽炎 以咽部發癢和灼熱痛為臨床特征。可有發熱、乏力。
    3.急性病毒性喉炎 表現為聲嘶、說話困難、咳痛,多伴發熱、咳嗽或咽炎。體檢時可聞及喘息聲。
    4.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 表現為咳嗽、無痰或粘液性痰、發熱、乏力。體檢時可聞及干、濕啰音。
    5.細菌性咽-扁桃體炎 起病急,畏寒、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咽痛明顯,扁桃體腫大、充血,表面有黃色點狀滲出物。
    營養治療原則
      營養治療的目的是給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與營養素,增強患者自身抗病能力。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較短,一般不會造成營養不良,故每日能量與產熱營養素的供應可與正常人相同。多食用含優質蛋白豐富的食物以提高免疫功能,有利于消除炎癥。少食用油膩食物。發熱者能量攝入應稍低。
    2.患者由于發熱、出汗,機體丟失大量水分和礦物質,易出現體虛、乏力甚至休克。故應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保持機體電解質平衡。多進水,每日至少2000ml左右飲用水,飲水量應根據患者出汗量、尿量進行調整。
    3.初期宜采用稀釋、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少食多餐,以每日5~6餐為宜。有發熱癥狀者可選擇有清熱作用的食物,忌用冰鎮食物或冷飲。癥狀減輕后可進普食。
    食物的選擇
    宜用食物:
    1、無發熱者可根據口味選擇各類食物,有發熱者可選擇清熱、利尿的食物,如綠豆、赤豆、西瓜、桔子等。
    2、咽痛、咳嗽者可多進食梨或梨汁、桔皮水等食物。
    3、感染初期可用稀釋的米湯、綠豆湯、赤豆湯、藕粉、豆漿、西瓜汁、梨汁、桔汁、紅棗生姜湯等流食。
    4、半流食可選擇蛋羹、粥、菜泥、肉泥、面片、面條、魚丸、肉丸等。
    5、體虛乏力者可多食用含優質蛋白豐富的食物如牛乳、豆漿、雞蛋、瘦肉、魚肉等。
    6、出汗多者可進食新鮮果汁、菜汁、糖鹽水等。
    不宜用食物:
    1、甜食、腌熏食物、油膩食物、冷飲、冰鎮食物及過熱食物。
    2、刺激性食物如韭菜、辣椒、蔥、蒜、茶、咖啡、巧克力等。芥末雖可減輕患者鼻塞癥狀,但對消化道亦有刺激性,應少用。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