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營養短片知識專題 » 正文

    碳水化合物對人體都有哪些生理作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10-27

    營養誤區:稍有些營養知識的家長都聽說過碳水化合物這個名詞,知道膳食結構中不能缺乏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究竟有哪些生理作用呢?哪些食物中含碳水化合物較多呢?

      廚中論健:顧名思義,碳水化合物是一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由于其結構中的氫、氧之比與水(H2O)相同,故而被稱之為碳水化合物。我們都知道人的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能量,而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產能營養素中最主要最經濟的能量來源。更為重要的是,大腦工作時所需的唯一直接來源,是一種叫"葡萄糖(碳水化合物中的一種)"的物質,這是其他營養素無法替代的。碳水化合物也是構成機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除此以外,它還有一項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能促進消化道的運動,防止便秘,預防腸道腫瘤的發生。
      總結:由于碳水化合物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在每日膳食中要攝入一定的碳水化合物。

      飲食真經:根據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7月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的適宜攝入量(AIs)",中小學生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應提供總能量的55%~65%。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脂肪則會因氧化不全而產生過量的酮體,影響體內的酸堿平衡。肝糖原儲備不足,會影響肝臟的解毒能力。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膳食的主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條就明確提出"食物多樣、谷類為主",以提醒人們保持我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防止發達國家膳食的弊端。但不幸的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人每年攝入的糧谷類食物數量逐年減少,有向西方國家食物結構轉化的趨勢。中小學生每天應攝入1700~2900千卡的熱量,相當于糧谷類食物425~725克。也就是說中小學生每天應吃1斤到1斤半的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從糧谷類食物、豆類、薯類食物中獲得,蔬菜和肉類食物中也有少量碳水化合物。
    總結:根據中國營養學會2000年7月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推薦的適宜攝入量(AIs)",中小學生平均每人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應提供總能量的55%~65%,也就是說每天應吃1斤到1斤半的糧谷類食物。

      飲食寶典:說了這么多碳水化合物的好處,那么碳水化合物究竟都存在于哪些食物之中呢?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各類植物性食物之中,如谷類(大米、面粉、小米等)、薯類(紅薯、土豆等)、根莖類蔬菜(藕)以及食用糖(砂糖、綿白糖)等。

     
    • 下一篇:暫無
    • 上一篇:暫無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