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果樹花葉病與黃葉病咋辨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06-29
    核心提示:一、表現癥狀不同(一)果樹花葉病是一種病毒病,樹葉呈現各種類型的斑駁狀。典型的病癥是沿葉脈退綠變黃,其余部分仍為綠色。發病輕時,葉片局部散生淡黃色或黃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壞死斑;發病較重時,沿葉脈變色,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的壞死斑,其中葉脈變

        一、表現癥狀不同(一)果樹花葉病是一種病毒病,樹葉呈現各種類型的斑駁狀。典型的病癥是沿葉脈退綠變黃,其余部分仍為綠色。發病輕時,葉片局部散生淡黃色或黃白色大小不等的零星花斑,不形成壞死斑;發病較重時,沿葉脈變色,出現白色或黃白色的壞死斑,其中葉脈變色最明顯,葉片呈黃色網紋狀;發病嚴重時,全葉成為黃綠相間的花斑,沿葉脈變色,斑塊壞死,其中大型斑塊占多數。(二)果樹黃葉病是由于植物組織內鐵的缺乏而造成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其癥狀是先從果樹新梢的頂端嫩葉開始變黃,越往枝節下端,老葉黃葉現象越輕。缺鐵輕微時,葉片葉肉變黃,葉脈兩側仍為綠色,呈綠色網紋狀;缺鐵嚴重時,葉片失綠加重,變成白色,并在失綠部分出現銹褐色枯斑或葉緣變得焦枯,引起落葉。
      二、發病機制不同(一)果樹花葉病的病毒存在于果樹根、枝、花、葉、果實中,破壞果樹內部組織正常的新陳代謝,致使其營養物質和能量分別合成病毒的蛋白質及核酸,從而影響植物組織內部蛋白質和核酸的正常形成,而使植物組織出現病態。(二)果樹黃葉病是由于土壤中可溶性二價鐵轉化成不溶性三價鐵沉淀,使果樹組織內缺鐵,從而影響葉綠素的形成,使葉片失綠。這時只要及時補充可溶性二價鐵,癥狀很快就會消失。

      三、防治方法不同(一)果樹花葉病。生產上,有效的預防方法是選用無病砧木和接穗繁殖苗木,及時挖除圃內病株,加強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二)果樹黃葉病。注意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壓堿抗旱,及時排澇,發芽前每株施硫酸亞鐵100~150克;嫩葉期噴施0.3%~0.5%的硫酸亞鐵溶液或氨基酸鐵300倍液各一次,防治效果良好。

     
    分享:
    關鍵詞: 果樹 花葉病 黃葉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210 second(s), 507 queries, Memory 2.2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