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黃粉蟲的培育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12-26
    核心提示:黃粉蟲可以代替蚯蚓、蠅蛆作為黃鱔、對蝦、河蟹的活餌料。黃粉蟲營養(yǎng)價值很高,據(jù)報道,黃粉蟲含蛋白質47.68%,脂肪28.56%,碳水化合物23.76%。黃粉蟲養(yǎng)殖技術簡單,一人可管理幾十平方米養(yǎng)殖面積,可以立體生產。

    黃粉蟲可以代替蚯蚓、蠅蛆作為黃鱔、對蝦、河蟹的活餌料。黃粉蟲營養(yǎng)價值很高,據(jù)報道,黃粉蟲含蛋白質47.68%,脂肪28.56%,碳水化合物23.76%。黃粉蟲養(yǎng)殖技術簡單,一人可管理幾十平方米養(yǎng)殖面積,可以立體生產。黃粉蟲無臭味,可以在居室中養(yǎng)殖。成本低,1.5~2千克麥麩可以養(yǎng)成0.5千克黃粉蟲。

    黃粉蟲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動吃食。在長江以南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在特別干燥的情況下,黃粉蟲尤其是成蟲有互相殘食的習性。黃粉蟲幼蟲和成蟲晝夜均能活動攝食,但以黑夜較為活躍。成蟲雖然有翅,但絕大多數(shù)不飛躍,即使個別的飛躍,也飛不遠。成蟲羽化后4~5天開始交配產卵。交配活動不分白天黑夜,但夜里多于白天。1次交配需幾小時,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產卵,每次產卵6~15粒,每只雌成蟲一生可產卵30~350粒,多數(shù)為150~200粒。卵粘于容器底部或飼料上。成蟲的壽命3~4個月。

    卵的孵化時間隨溫度高低差異很大,在10~20℃時需20~25天可孵出,25~30℃時只需4~7天便可孵出。為了縮短卵的孵化時間,盡可能保持室內溫暖。幼蟲經(jīng)過17~19眠,大約75~200天的飼養(yǎng),一般體長達到30毫米,體粗達到8毫米,最大個體長33毫米,粗8.5毫米。幼蟲活動的適宜溫度為13~32℃,最適溫度為25~29℃,低于10℃極少活動,低于0℃或高于35℃有被凍死或熱死的危險。幼蟲很耐干旱,最適濕度為80~85%。末眠幼蟲化為蛹,蛹光身睡在飼料堆里,并無繭包被。蛹有時自行活動,將要羽化為成蟲時,不時地左右旋轉,幾分鐘或十幾分鐘便可脫掉蛹衣羽化為成蟲。蛹期較短,溫度在10~20℃時15~20天可羽化,25~30℃時6~8天可羽化。

    黃粉蟲屬雜食性,五谷雜糧及糠麩、果皮、菜葉等均可作飼料。人工飼養(yǎng)主要喂食麥麩、米糠和菜葉等。

    (一)培育方式

    黃粉蟲的培育技術比較簡單,根據(jù)生產需要可進行大面積的工廠化培育或小型的家庭培育。

    1.工廠化培育:這種生產方式可以大規(guī)模提供黃粉蟲作為餌料。適合黃鱔、鱉等的養(yǎng)殖需要。工廠化養(yǎng)殖的方式是在室內進行的,飼養(yǎng)室的門窗要裝上紗窗,防止敵害進入。房內安排若干排木架(或鐵架),每只木(鐵)架分3~4層,每層間隔50厘米,每層放置1個飼養(yǎng)槽,槽的大小與木架相適應。飼養(yǎng)槽可用鐵皮或木板做成,一般規(guī)格為長2米、寬1米、高20厘米。若用木板做槽,其邊框內壁要用蠟光紙裱貼,使其光滑,防止黃粉蟲爬出。

    2.家庭培育:家庭培育黃粉蟲,可用面盆、木箱、紙箱、瓦盆等容器放在陽臺上或床底下養(yǎng)殖。容器表面太粗糙的,在內壁貼裱蠟光紙即可使用。

    (二)飼料及其投喂法

    人工養(yǎng)殖黃粉蟲的飼料分兩大類:一類是精料——麥麩和米糠;一類是青料——各種瓜果皮或青菜。

    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曬干備用,新鮮麥麩也可以直接使用。青料要洗去泥土,晾干再喂。不要把過多的水分帶進飼養(yǎng)槽,以防飼料發(fā)霉。發(fā)霉的飼料最好不要投喂。

    (三)溫度與濕度

    黃粉蟲是變溫動物,其生長活動、生命周期與外界溫度、濕度密切相關。各態(tài)的最適溫度和相對濕度如表。

    表1黃粉蟲各態(tài)最適溫濕度

    蟲態(tài)         最適溫度(℃)      最適濕度(%)
        卵           19~26             78~85
        幼蟲         25~29             30~85
        蛹           26~30             78~85
        成蟲         26~28             78~85  

    溫度和濕度超出這個范圍,黃粉蟲的各態(tài)死亡率較高。夏季氣溫高,水分易蒸發(fā),可在地面上灑水,降低溫度,增加濕度。梅雨季節(jié),濕度過大,飼料易發(fā)霉,應開窗通風。冬季天氣寒冷,應關閉門窗在室內加溫。

    (四)飼料蟲的處理

    黃粉蟲除留種外,無論幼蟲、蛹還是成蟲,均可作為活餌料和干飼料。幼蟲從孵出到化蛹約3個月左右,此期內蟲的個體由幾毫米長到30毫米,均可直接投喂黃鱔。生產過剩的可以烘干保存。粉蟲除留種外,無論幼蟲、蛹還是成蟲,均可作為活餌料和干飼料。幼蟲從孵出到化蛹約3個月左右,此期內蟲的個體由幾毫米長到30毫米,均可直接投喂黃鱔。生產過剩的可以烘干保存。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黃粉蟲 培育 技術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60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