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棉花病蟲防治要從播種前開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08
    核心提示:近幾年,棉花生產的比較效益逐年提高,但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成本也相應增加。其中,用于病蟲防治和化學除草的開支也不斷加大。
           近幾年,棉花生產的比較效益逐年提高,但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成本也相應增加。其中,用于病蟲防治和化學除草的開支也不斷加大。從多年的調查情況來看,種植棉花的投入產出比值以1∶3比較合理,即投入1元可收入3元,高出這個比例說明效益更好,低于這個比例說明效益不佳。在種植棉花的農資開支中,現階段農藥的開支每畝大約80元,不少農戶的農藥開支每畝已超過100元。因此,在新的一年棉花生產工作中,我們必須努力抓好增產節支,特別是在病蟲防治上,我們應抓好基礎工作,開源節流。
      
      所謂棉花病蟲防治的基礎工作,說到底就是在棉花播種之前抓好農業防治。農業防治抓好了,就能為棉花高產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棉花生產的農業防治工作,一是抓好輪作換茬,二是深翻土壤,三是改善水系,四是增肥改土,五是凈化環境,這五個方面,均與預防棉花病蟲息息相關,現分述如后。
      
      不少棉區年復一年地種植棉花,易產生連茬障礙,一是表現土壤缺乏某種元素,二是枯黃萎病菌殘存蔓延。采取輪作換茬可較好地緩解這些障礙,一是將棉花與豆科作物換茬,二是將棉花與水稻輪番種植,其間隔時間要達三年以上,在有條件的地方,實行這樣的輪作換茬是值得提倡的。
      
      兩熟棉田在廣大棉區正在不斷擴大,為了棉花早發早熟,多數兩熟棉區都在前茬作物中,為棉花留下了預留棉行。抓住冬春的低溫時機,深翻預留棉行,一可疏松耕作層,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能;二可凍死部分越冬的害蟲;三可清除部分棉田雜草。
      
      近幾年來棉區很多青壯年勞力外出打工,棉田水系有所失修,旱澇災害頻繁發生,特別是6~7月份,排水不良的棉田,常易誘發枯萎病,嚴重發病的棉田對棉花產量損失很大。因此,抓好棉田水系設施的完善,疏理棉田三溝,可降低地下水位,預防枯萎病發生,增強棉花抗病能力。
      
      近幾年,在棉花施肥上,化肥當家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對棉花病害的抵御能力逐漸下降。增施有機肥,特別是增施合緣酵素菌生物有機復合肥、高能有機復合肥以及農家積造的各類農家肥,一可以有效地改善棉田土壤,提高保肥供肥能力;二可分泌有機酸抑制枯萎病,預防病害。同時,配施鉀肥,可以更有效地預防和大大減輕枯萎病的危害。
      
      棉花的病蟲一可在棉田土壤中殘存,二可靠外界傳播。所以,除了以上四項預防措施外,必須要凈化棉田及周邊的環境。一是不斷清理田中雜草;二是撿除棉田土壤內的殘留塑料薄膜;三是鏟除棉田四周雜草,消除攜帶病蟲的棉株和棉殼。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024 second(s), 243 queries, Memory 1.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