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發病階段不同 殺菌劑選擇有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3
    核心提示:殺菌劑一般分為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要注意二者的區別使用。

    殺菌劑一般分為保護性殺菌劑和治療性殺菌劑,要注意二者的區別使用。

    保護性殺菌劑是預防效果好而治療效果差。如鏈霉素、代森錳鋅、大生、阿米西達、達克寧等,噴施后,在作物體表形成一層保護膜,阻礙病原孢子進入植物體,并能抑制植物體內的孢子囊萌發孢子。對剛萌發的孢子也有殺滅作用。正因為保護劑所具有的這些特性,其正確施用方法應是在作物發病前施用,其防護效果顯著。此時若直接用治療劑,不僅防治效果差,還容易發生藥害。

    而治療性殺菌劑是預防效果差而治療效果好。如金雷、普力克、乙磷鋁錳鋅、世高、銀法利等,在感病孢子已經侵入作物體內,作物上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病癥,部分葉片、莖稈或果實已出現病斑等癥狀時,需要選用治療性殺菌劑,可以殺死已經萌發的孢子和孢子囊,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如果此時再用保護劑防治為時已晚,往往是白白浪費了人力和物力。生產中不少菜農將保護性和治療性殺菌劑混用一氣,結果導致用藥效果不好。以后再用藥,菜農可要分清劑型,正確應用了。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418 second(s), 196 queries, Memory 1.3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