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吡蚜·毒死蜱防治稻飛虱速效持效兼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08
    核心提示:25%吡蚜·毒死蜱可濕性粉劑是新型混配殺蟲劑,2010年江蘇省植保站試驗用該藥防治稻田灰飛虱和白背飛虱,取得了較好的防效。

    25%吡蚜·毒死蜱可濕性粉劑是新型混配殺蟲劑,2010年江蘇省植保站試驗用該藥防治稻田灰飛虱和白背飛虱,取得了較好的防效。

    試驗在江陰和金壇兩地開展,在7月下旬灰飛虱和白背飛虱低齡若蟲高峰期用藥,分別每畝用25%吡蚜·毒死蜱可濕性粉劑40克、50克,25%吡蚜酮懸浮劑20克,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加水50公斤手動噴霧,以空白為對照。

    江陰的試驗結果顯示,吡蚜·毒死蜱兩個處理的防效相當,藥后3天防效均為61%,高于吡蚜酮和毒死蜱單劑處理;藥后7天防效均為64%,與吡蚜酮處理相當,高于毒死蜱處理;藥后14天防效在63%~74%,與吡蚜酮處理相當,毒死蜱處理基本無效。

    金壇的試驗結果顯示,吡蚜·毒死蜱兩個處理的防效相當,藥后1天防效在38%~44%,低于毒死蜱處理,高于吡蚜酮處理;藥后3天防效在21%~32%,與吡蚜酮處理相當,高于毒死蜱處理;藥后7天防效均在70%左右,與兩個對照藥劑處理的防效相當;藥后14天,防效上升至70%~79%,與吡蚜酮處理相當,高于毒死蜱處理。

    兩地的試驗結果表明,吡蚜·毒死蜱兩個不同劑量處理的防效相當,藥后1天防效在40%左右,高于吡蚜酮處理,低于毒死蜱處理;藥后3天防效高于吡蚜酮和毒死蜱單劑處理;藥后7~14天,防效在70%~80%,與吡蚜酮處理相當,顯著高于毒死蜱處理。

    試驗結果表明,25%吡蚜·毒死蜱可濕性粉劑對灰飛虱和白背飛虱低齡若蟲有較好防效,表現為速效性與毒死蜱相當,持效性與吡蚜酮相當。生產上用25%吡蚜·毒死蜱可濕性粉劑防治水稻灰飛虱和白背飛虱,宜掌握在低齡若蟲盛期施藥,每畝用藥40~50克。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067 second(s), 64 queries, Memory 1.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