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食用菌如何防治褐腐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6
    核心提示:褐腐病又名濕泡病、有害疣孢霉病,病原菌為有害疣孢霉。

       褐腐病又名濕泡病、有害疣孢霉病,病原菌為有害疣孢霉。

      褐腐病發病癥狀:一種是發菌期間病菌侵入后,菇床表面形成一堆堆白色絨狀物,顏色由白色漸變為黃褐色,表面滲出褐色水珠,最后在細菌的共同作用下腐爛,并有臭味產生;一種是原基分化時被侵染,形成類似馬勃狀的組織塊,初期白色,后變黃褐色,表面滲出水珠并腐爛;當長成小菇蕾時被侵染,表現為畸形,菇柄膨大,菇蓋變小,菇體部分表面附有白色絨毛狀菌絲,后變褐,產生褐色液滴;當出菇后期被侵染,不僅形成畸形菇,菇體表面還會出現白色絨狀菌絲,后期變為褐色病斑。

      褐腐病菌主要侵染蘑菇,但香菇、草菇、平菇、靈芝、銀耳等食用菌也偶有發現。

    防治方法如下:

      (1)菇房消毒:及時清除菇房廢料,并徹底消毒處理,不要等待進新料時再清理前季廢料。有條件的菇房可通蒸氣消毒,70~75℃持續4小時,而后通風干燥。床架材料宜用鋼材和塑料等無機材料制成,經沖洗和消毒后,孢子不易生存。

      (2)覆土消毒:首先要選取未含有食用菌廢料的土壤,應選取稻田中20厘米以下的中層土或河泥土,經太陽暴曬后使用。在發病區土壤中宜用殺菌劑處理,如用菇豐配成2 000倍液噴霧,邊噴邊翻土,而后建堆蓋膜悶5天后再使用。推廣河泥礱糠覆蓋技術,可有效地降低土壤帶菌的幾率。

      (3)培養料病菌處理:在發病區,培養料宜用殺菌劑拌料,如2 000倍液的菇豐。當菇床出現癥狀時要及時挖除,撒上殺菌劑,讓其干燥,病區內不要澆水,防止孢子、菌絲隨水流傳播。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食用菌 防治 褐腐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62 second(s), 40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