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黃芪白粉病的發生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11
    核心提示:黃芪在整個生長期受白粉病的危害相當嚴重,直接影響產量及品質。

    黃芪在整個生長期受白粉病的危害相當嚴重,直接影響產量及品質。 

    癥狀 黃芪白粉病不僅危害葉片,也危害花蕊、莢果、莖桿等部位。黃芪白粉病發病初期,葉片和莢果產生稀疏的白色粉狀霉層。發病后期,白粉呈灰白色,葉片枯黃,病葉上出現許多小黑點。

    病原菌 黃芪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屬豌豆白粉菌侵染而致病的。閉囊殼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閉囊殼內有數個子囊,子囊橢圓形,倒卵形,無色,有短柄。

    發生特點 經調查,黃芪白粉病于9月下旬形成有性世代,以子囊果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5月份氣溫達到20度以上時,病菌孢子萌發,首先感染二年生黃芪植株,出現發病中心,病菌繁殖,重復侵染,葉片上出現白色粉狀物,借風傳播,并迅速向鄰株蔓延,很快布滿全田,8~9月份病情嚴重,普遍率及嚴重度均達100%,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形成子囊果,隨病殘體落入土壤越冬。田間先出現發病中心,然后向四周蔓延發病,是該病發生的特點。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燒毀殘株落葉,減少越冬菌源。根據黃芪白粉病菌在枯枝落葉上越冬的習性,待收割黃芪地上部分后,掃除殘枝落葉集中燒毀,以壓低越冬菌源。2.藥劑防治:黃芪白粉病發生期較長,6~10月份防治黃芪白粉病為最佳時期。在發病初期噴50%托布津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中期及后期各噴藥1次,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達90%以上。另外,可用甲托70%可濕性粉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黃芪 白粉病 發生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9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