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日光溫室草莓白粉病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5
    核心提示:白粉病是保護地草莓生產上常見的病害,在草莓的果實和植株上都能發生該病,冷涼地區和保護地栽培的草莓發病較重。一旦發生,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會造成嚴重的損失,最嚴重的可以造成絕收。
        白粉病是保護地草莓生產上常見的病害,在草莓的果實和植株上都能發生該病,冷涼地區和保護地栽培的草莓發病較重。一旦發生,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會造成嚴重的損失,最嚴重的可以造成絕收。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和嫩尖,葉柄,花蕾,果實,果炳。品種的抗性強弱,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只能使白粉病發生的先后,快慢,多少而已,很難徹底杜絕白粉病的危害。

    一、影響白粉病發生的因素 1.連年種植,溫室土壤消毒不夠重視,致病菌積累數量大:由于日光溫室的建筑建構的特殊性,不能移動,所以草莓主產區的重茬連作問題不可避免;很多農戶在自家的棚前育苗,土壤消毒不徹底,或根本就不消毒處理,土壤及周邊環境中大量存在白粉病菌;溫室作物很難進行水旱輪作,是促使白粉病逐年加重的重要原因。2.溫室中的小環境促進白粉病迅速發展:高濕環境促進了白粉病的迅速發展,經過調查發現 ,適宜的溫度是促進病害發展的一個重要因子。冬季外界溫度低,當打開草苫時溫室內很容易起霧,濕度很大,如果遇上低溫陰天白粉病發展很快。3.溫室結構和棚膜的性能影響白粉病的發生:溫室的后墻保溫性能不高,結構不合理如高跨比不合理,使溫室升溫慢,棚內容易起霧,保溫性能變差;前后溫室的間距不當,后面的溫室被前溫室的后墻和草苫高度遮蔭,光照不強和低溫同樣會加重白粉病的發生。4.農事操作影響病害的發展:田間管理直接影響菌源量和菌的生存環境 ,要注意勤摘老葉病果,并及時把老葉、病葉帶出溫室,如在溫室中過夜,加之夜溫不當都促生了白粉病的發展。5.大面積種植低抗品種促進病害發展:近幾年引進的章姬 、櫪乙女、甜查理、紅頰等品質高的品種,對白粉病抗性不強。

    二、防治對策 1.加強田間管理:采用地膜覆蓋加滴灌技術,覆膜時要求壟、溝全覆到,以最大限度降低溫室中的空氣濕度,防止早上棚內起霧;適時通風,陰天也要堅持適當通風。采用無滴膜防霧膜以降低棚內濕度;勤摘老葉病果,當天的病葉、老葉要及時清出溫室,減少侵染源。后期一定要注意摘除過多葉和小果、病果,是有效抑制病害重發的手段。2.藥劑防治:藥劑防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注重提前防治,不要見病才治,避免同種藥劑的連續使用。生產中每隔7~10天噴保護性藥劑預防。草莓進入開花期,是白粉病最易侵染的時期,葉面噴藥易造成果實畸形,所以在開花期盡可能不使用藥劑噴施,可使用硫磺熏蒸,一般5天熏蒸一次,天氣狀況不佳時可連續熏蒸,必要時400平方米溫室可用“震旦”煙劑4~5枚。另外,在前期預防白粉病時,也可以使用百菌清煙熏劑。一旦確認有白粉病發生時可以使用白粉清煙熏劑。400平方米溫室可用煙熏劑4~5枚。3.果期用翠貝3000倍,防治效果好且不污染草莓果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草莓的商品率。4.如果在果實成熟前有白粉病發生可用依天得、成標(干懸浮劑)、翠貝等加硫磺粉熏蒸,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果品安全性。5.一定要注意打藥方式:打在葉片的背面,并且要植株全面著藥。如果還有剩余藥液,也可以在溫室內過道上噴灑一些。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4 second(s), 52 queries, Memory 1.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