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辣椒疫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7
    核心提示:辣椒能增進食欲,是廣大群眾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之一。辣椒一旦得了疫病,葉片上出現暗綠色圓形病斑,邊緣不明顯,潮濕時,其上可出現白色霉狀物,病斑擴展迅速,葉片大部軟腐,易脫落,干后成淡褐色。
    辣椒疫病的發病癥狀:

    辣椒能增進食欲,是廣大群眾不可缺少的調味品之一。辣椒一旦得了疫病,葉片上出現暗綠色圓形病斑,邊緣不明顯,潮濕時,其上可出現白色霉狀物,病斑擴展迅速,葉片大部軟腐,易脫落,干后成淡褐色。莖部染病,出現暗褐色條狀病斑,邊緣不明顯,條斑以上枝葉枯萎,病斑呈褐色軟腐,潮濕時斑上出現白色霉層。果實染病,病斑呈水漬狀暗綠色軟腐,邊緣不明顯,潮濕時,病部擴展迅速,可全果軟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狀物,干燥后變淡褐色、枯干。

    辣椒疫病的發病條件是:

    辣(甜)椒疫病是由鞭毛菌亞門、辣(甜)椒疫霉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中越冬,借風、雨、灌水及其他農事活動傳播。發病后可產生新的孢子囊,形成游動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生育溫度范圍為10-37℃,最適宜溫度為20-30℃。空氣相對濕度達90%以上時發病迅速;重茬、低洼地、排水不良,氮肥使用偏多、密度過大、植株衰弱均有利于該病的發生和蔓延。

    辣椒疫病的防治方法:

    認真執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抓好農業、生態和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

    1.實行輪作、深翻改土,結合深翻,土壤噴施“免深耕”調理劑,增施有機肥料、磷鉀肥和微肥,適量施用氮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保肥保水性能,促進根系發達,植株健壯。

    2.種子嚴格消毒,培育無菌壯苗;定植前7天和當天,分別細致噴灑兩次農藥殺菌劑,做到凈苗入室,減少病害發生。

    3.栽植前實行火燒土壤、高溫燜室,鏟除室內殘留病菌,栽植以后,嚴格實行封閉型管理,防止外來病菌侵入和互相傳播病害。

    4.結合根外追肥和防治其它病蟲害。

    5.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搞好肥水管理,調控好植株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促進植株健壯長勢,提高營養水平,增強抗病能力。

    6.全面覆蓋地膜,加強通氣,調節好溫室的溫度與空氣相對濕度,使溫度白天維持在25-30℃,夜晚維持在14-18℃,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70%以下,以利于番茄正常的生長發育,不利于病害的侵染發展,達到防治病害之目的。

    7.注意觀察,發現少量發病葉果,立即摘除深埋,發現莖干發病,立即用氟菌霜霉威藥劑噴施,鏟除病原。

    常見的疫病有:辣椒疫病,黃瓜疫病,晚疫病,西紅柿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29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