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主要癥狀和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30
    核心提示:近日,海寧市蔬菜基地農戶反映,大棚番茄出現植株葉片失水萎蔫,甚至全株枯死等現象。經初步診斷,該現象是由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所致,為海寧市新發現的病害。
          近日,海寧市蔬菜基地農戶反映,大棚番茄出現植株葉片失水萎蔫,甚至全株枯死等現象。經初步診斷,該現象是由番茄細菌性髓部壞死病所致,為海寧市新發現的病害。據調查,發病田塊株發病率在1%左右。為便于農戶識別與防治,現將該病主要癥狀、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主要癥狀

    發病初期植株上中部葉片開始失水萎蔫,同時,莖部長出突起的不定根,尚無明顯的病變。而后在長出突起的不定根的上、下方,出現褐色至黑褐色斑塊,長度逐漸擴展至5~10cm不等,病斑表皮質硬。縱剖病莖,可見髓部發生病變,病變部分超過莖外表變褐的長度,呈褐色至黑褐色;莖外表褐變處的髓部先壞死、干縮中空,并逐漸向莖上下延伸。

    2、防治技術

    ①推廣輪作:發病田塊切忌連作,應與非茄科作物輪作。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氮肥,科學搭配磷鉀肥。

    ②、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清溝排水;避免在陰雨天氣整枝打杈;發現病株及時拔除至田外深埋或燒毀。

    ③、發病初期用藥:田間出現發病中心株時即開始施藥防治。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20%噻唑鋅懸浮劑3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噴霧,每7天左右防治1次,連續2-3次。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