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四招”防住水稻秧苗立枯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24
    核心提示:水稻立枯病從病因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也稱青枯病。近年來一直困擾水稻旱育秧的推廣,有發生趨于嚴重的勢頭。
        水稻立枯病從病因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也稱青枯病。近年來一直困擾水稻旱育秧的推廣,有發生趨于嚴重的勢頭。針對于此,文山市農技中心科技人員通過上網查詢資料、深入田間進行實地了解、試驗應用,總結出“四招” 防治立枯病:   

    第一招:嚴格種子包衣和床土消毒,降低播種量。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首先曬種1-2天,用清水浸種12-24小時,撈出用清水清洗后晾至不滴水,用旱育保姆0.35公斤(1包)拌種子1-1.2公斤,拌種均勻即可播種。床土消毒可采用各類多功能壯秧營養劑或用25 %敵克松50g 對水30kg,澆20平方米床面。  

    第二招:采取小拱棚育苗,苗床要高高埂低廂面,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提高秧苗的抗病力,降低床土水分,提高床土的溫度。  

    第三招:苗期進行藥劑防治。于水稻1.5 葉期進行藥劑防治,選用50 %“立枯凈”25g 或38 %“惡枯靈”30g,兌水30kg 澆20平方米苗床,這樣對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較好預防和治療作用,一旦病害發生,在發病初期可用70%敵克松1000倍液噴霧或1500倍液潑澆,防效達95%以上,5天后秧苗恢復生長。  

    第四招:要在發病初期用“生根粉”藥液進行葉面噴霧,促進水稻快發根、多發根,防止立枯病發生和蔓延。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10 second(s), 52 queries, Memory 1.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