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馬鈴薯晚疫病癥狀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4
    核心提示:晚疫病是馬鈴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它蔓延快,受害莖葉很快腐爛枯死,多發生在開花后,故稱“晚疫病”;馬鈴薯葉、莖、塊莖均能受害。葉片病斑開始多發生在葉尖或葉緣。
        晚疫病是馬鈴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它蔓延快,受害莖葉很快腐爛枯死,多發生在開花后,故稱“晚疫病”;馬鈴薯葉、莖、塊莖均能受害。葉片病斑開始多發生在葉尖或葉緣。潮濕時迅速擴大,腐敗發黑,病斑邊緣不清。發出特殊的腐敗氣味,葉邊緣生出一圈白色霉狀物,在葉子的背面長有茂密的白霉,形成霉輪。天氣干燥時,病斑干枯呈褐色,葉背無白霉。田間濕度大,早晚有露,經常陰雨,氣溫不低于10℃,晚疫病發生重。

    防治方法:

    在馬鈴薯開花前后,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深埋,并噴灑藥劑進行防治。可使用克露100克/畝全田均勻噴灑,進行預防保護性防治,用抑快凈每畝40克噴霧施藥間隔期為5-10天施藥一次;正常天氣條件下間隔7~10天用藥,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噴藥2-3次。如干旱少雨,噴藥間隔天數可適當延長。

    在高濕多雨條件下應間隔5~7天用藥一次。根據病情發生風險的大小可適當調整用藥次數。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