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棉花蚜蟲的危害特點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2
    核心提示: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葉背面和嫩頭部位吸食液汁,使棉葉畸形生長,向背面卷縮。
          危害特點: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葉背面和嫩頭部位吸食液汁,使棉葉畸形生長,向背面卷縮。棉蚜危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鈴期,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稱苗蚜,一般危害推遲棉苗發育,造成晚熟減產,嚴重為害時使棉苗不能繼續發育甚至死亡;蕾鈴期為害的棉蚜稱為伏蚜,使蕾鈴脫落,有的造成落葉而減產;棉花吐絮期有時還有棉蚜為害稱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質。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實行棉麥輪作,利用小麥屏障作用阻止有翅蚜向棉田遷飛,又便于麥株的天敵向棉株轉移,加強了棉田的調節自控能力。  

    二、利用天敵:麥田治蚜時用不殺傷天敵的選擇性殺蟲劑,如抗蚜威,以保護天敵向棉田轉移。棉田插種高粱,招引天敵,可以很好的控制伏蚜。7月中旬棉花封行以后,如遇連續降雨5―6天,雨后氣溫上升到26℃以上,蚜霉菌可流行,控制蚜蟲危害。保護利用天敵最重要是不要隨便用藥,瓢蚜比在1:150以下就不要用藥。  

    三、藥劑防治:苗蚜百株3葉蚜量2500頭或以出現卷葉株為防治指標,伏蚜平均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200頭作為防治指標。棉蚜發生達到防治指標時正處于點片為害階段,應進行局部針對性噴霧,避免大面積用藥。可用速殺威、吡蟲啉、蚜虱靈等低毒高效殺蟲劑。也可結合防治三代棉鈴蟲兼治伏蚜。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