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卡特蘭灰霉病的癥狀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0-10
    核心提示:卡特蘭灰霉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為低溫高濕性病害。
        卡特蘭灰霉病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為低溫高濕性病害。

    癥狀

    卡特蘭花上發病。初在花瓣及莖片上生水浸狀小斑點,一般情況下斑點停止發展,但在高濕度時病斑逐漸擴展,嚴重時發生水浸狀褐色腐爛,在溫室內可在病部生灰色霉層。

    病原 為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Per.

    傳染途徑

    本病原菌喜低溫高溫,生育適溫15~23℃。腐生繁殖性強,易在其它病蟲害危害的莖、葉、花及動物死體上增殖,形成大量的孢子,在空氣中傳染。通常情況下,附著在花瓣上的病菌孢子侵入組織內引起發病,但付著在健葉及假面具莖的孢子侵入組織內引起發病,但付著在健葉及假莖的孢子雖可萌發,但不能侵入組織內,所以在蘭科植物中,主要以花受害。

    防治方法

    1. 在栽培上,要注意通風,增加光照,水肥施用不宜過多。一旦發現花朵感染此病,應立即進行剪除,隔離或燒毀感病植株,并對其他健康植株進行預防性消毒。

    2. 在發病時,可用噴施50%多霉靈1000倍液和50%速克靈1000倍液,每隔7天輪換使用,連續使用1個月左右,效果較好。也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噴灑防治。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321 second(s), 172 queries, Memory 1.3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