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平菇黃褐斑病的發生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24
    核心提示:平菇細菌性黃褐斑病在生產中被俗稱為黃菇病,該病發病快,蔓延迅速,從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發病。據調查,嚴重發生時損失可達50%以上。
        平菇細菌性黃褐斑病在生產中被俗稱為黃菇病,該病發病快,蔓延迅速,從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發病。據調查,嚴重發生時損失可達50%以上。
     
    一、癥狀表現

    平菇黃褐斑病是由假單孢桿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癥狀表現為菇體發病時表面局部出現淡黃色斑點,濕度大時發病部位有黏濕感,并向組織內部滲透,致菇體腐爛,伴有黏稠分泌物,散發出惡臭氣味,影響平菇外觀,致使喪失食用價值。 
     
    二、發生規律
     
      該病在平菇生產中常發于3-5月;高溫高濕、通風不良條件下發病重,常在大霧或沙塵暴天氣后發展迅速;品種間發病程度有差異,通常黑色品種發病率高、嚴重;種植歷史長的菇場,發病重,特別是多年種植同一品種,品種抗性水平下降,易發病;栽培管理中澆水不當,如多次澆淋使菇體表面和體內吸水處于飽和狀態,促使細菌繁殖生長。此外,菇蚊蠅也是傳播病菌的昆蟲介體,可加重為害,當菇房內菇蚊蠅發生嚴重時,該病發生亦重。 
     
    三、防控要點 

    1、春季易出現霧朦、寡照、陰雨、沙塵天氣,影響菇房內的正常通風,造成利于平菇細菌性黃褐斑病發生蔓延的悶濕環境,因此提醒菇農注意防控。
     
      2、合理噴水與通風:所用水源要清潔,要噴霧狀水,同時與通風協調配合,既要避免菌蓋積水及棚室悶濕,又要保持菇棚濕度適宜。 

    3、加強檢查,及早發現并清除病菇,同時注意環境清潔,以延緩病害蔓延,減輕為害。 

    4、采用防蟲網、黃板、誘蟲燈等物理防控技術,阻隔、誘殺菇蚊蠅,減少傳播介體。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10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