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花生結果期病蟲害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13
    核心提示:花生下針結果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病蟲害易于發生。在管理上應針對此期的特點,以保持綠葉面積,延長葉片功能為主要目標。
        花生下針結果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時期,病蟲害易于發生。在管理上應針對此期的特點,以保持綠葉面積,延長葉片功能為主要目標。

    1.及時防病治蟲。花生此期病害主要是葉斑病、黑斑病、焦斑病等。防治方法是:于7月上中旬開始,根據花生地塊發生程度,每隔10天噴一次殺菌藥劑,連噴2-4次。噴施的藥劑可用800-1000倍50%氯溴異氰尿酸兌加600-800倍的銀禾生命泉或珍實匯或其它葉面肥,效果很好。

    花生生長中后期是地下害蟲發生初期。危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蟲是蠐螬,具體方法除在播種期采用藥劑拌種和在花生開花期噴藥防治成蟲外。在花生下針結果期防治幼蟲也是關鍵的一步,一般每畝用克百威1公斤或克甲顆粒劑,加拌細砂,兌成的土,施于花生墩附近。或用50%辛硫磷乳油等藥液灌墩。

    2.根外追肥。花生生長中后期是花生需肥高峰期,應在7月中下旬開始,每隔10-15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或德民欣系列水溶肥或生命泉等葉面肥,從而延長葉片的功能期。

    3.適時化控。對于易發生徒長的花生地塊,可在花生封壟期,噴花生矮豐或多效唑等調節劑,調節花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提高光合產物向莢果運轉的速率。

    4.澆好關鍵水,此期遇干應立即溝灌,遇澇及時排澇,以滿足花生對水分的要求,保證花生正常生長。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845 second(s), 220 queries, Memory 1.4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