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當心玉米田三代粘蟲局部為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6
    核心提示:今年二代粘蟲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大部地區為輕發生,局部區域雨水豐沛且作物長勢旺盛,將出現高密度種群集中為害農作物現象。
     今年二代粘蟲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大部地區為輕發生,局部區域雨水豐沛且作物長勢旺盛,將出現高密度種群集中為害農作物現象。根據本市各區縣植保站調查監測,二代粘蟲成蟲誘集量、田間三代幼蟲數量比常年同期值低,結合本地玉米田生態環境及天氣預報綜合分析,預計我市三代粘蟲將輕發生,局部地塊可能偏輕發生。其依據為:

    (1)成蟲誘測:7月15日—8月3日全市平均累計誘蛾量19頭,比常年同期值(96頭)明顯偏低,是1987年以來第二個誘集量少的年份。各區縣誘集的成蟲量都不高,蛾峰日不明顯。(2)田間幼蟲量低:據8月5日普查,個別監測點已見幼蟲,齡期為1-2齡,平均百株玉米有蟲0.2頭,最高百株有蟲2頭;每平方米雜草有蟲0.03頭,最高每平方米有蟲0.4頭。所有地塊蟲口密度均低于玉米百株蟲量30頭和每平方米雜草上5頭的防治指標。(3)7月中旬-8月上旬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7月下旬降水偏多,個別地塊草荒嚴重,將有利于粘蟲在局部地塊發生為害。

    防治意見:

    (1)雖然今年我市三代粘蟲為輕發生,但粘蟲具有明顯的暴發性和遷飛性。其發生受天氣條件影響較大,尤其是局部小氣候環境適宜,或遇到降水形成下沉氣流,將導致大批成蟲遷入而形成集中為害的現象。各區縣應做好三代粘蟲的監測工作,達到防治指標的地塊應立即組織防治。

    (2)根據三代粘蟲幼蟲先集中取食雜草的特點,對達到防治指標的地塊,應在幼蟲轉移為害玉米植株之前開展防治。

    (3)防治藥劑應選用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如:滅幼脲、菊馬乳油等。噴藥時要注意安全防護,以防中毒、中暑事故的發生。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6.606 second(s), 915 queries, Memory 3.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