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無公害草莓生產如何使用農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7-15
    核心提示:無公害草莓,要求鮮果清潔、新鮮、甜酸可口,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低于人體安全食用標準,應符合營養(yǎng)學和醫(yī)學的雙重標準。在目前的條件下,無公害草莓的生產還離不開化學農藥,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循“嚴格、準確、適量”的原則。
    無公害草莓,要求鮮果清潔、新鮮、甜酸可口,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低于人體安全食用標準,應符合營養(yǎng)學和醫(yī)學的雙重標準。在目前的條件下,無公害草莓的生產還離不開化學農藥,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遵循“嚴格、準確、適量”的原則。
               
    一、嚴格選擇農藥和執(zhí)行農藥安全間隔期

    無公害草莓生產使用農藥時,應進行嚴格篩選,優(yōu)先使用生物農藥,有選擇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這些農藥主要有:①殺蟲劑。Bt系列,阿維菌素系列,除蟲菊酯類,植物提取物類(如苦內脂、辣椒堿等),昆蟲激素類(米滿、卡死克、抑太保),少數有機磷農藥(敵百蟲、樂斯本、農地樂)及其他農藥,如吡蟲啉等。②殺菌劑。波爾多液、多氧清、甲基托布津、世高、福星、可殺得、百菌清、特富靈、百可得、嘧霉胺等。③除草劑。禾草克、蓋草能等。④煙霧劑硫磺熏劑、速克靈、滅蚜煙劑等。

    在草莓整個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殺蟲脒、氧化樂果、三氯殺螨醇、甲基1605、五氯酚鈉、克線丹、氯化苦、除草醚等高毒、高殘留農藥。

    草莓鮮果農藥殘留量與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時間的長短關系密切。間隔期短,則農藥殘留量多,反之則少。因此,生產者一定要嚴格掌握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一般在草莓采收前或用藥后間隔10天左右才能采收上市,對殘效期長的農藥,如吡蟲啉等,應在用藥后15天以上才能采收上市。

    二、講究防治策略和準確把握防治適期

    根據病蟲的消長規(guī)律,講究防治策略,準確把握防治適期,準確選用適宜的農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防治紅蜘蛛,應掌握在點片發(fā)生階段;草莓病毒病與蚜蟲關系密切,只要防治好蚜蟲,病毒病的發(fā)生率就能明顯降低。

    三、適量、交替和科學用藥

    什么樣的病蟲害,用什么藥,用多少劑量,都應該嚴格掌握。

    農藥一定要交替使用,以增強藥效,延緩害蟲的抗藥性產生。如需用混配農藥的,應現配現用,在混用前需查“混用適否查對表”,如代森錳鋅可與敵百蟲、敵敵畏混用,但不可與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混用。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8.538 second(s), 1057 queries, Memory 3.66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