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茶芽枯病可用銅高尚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5
    核心提示:據了解,茶芽枯病是茶樹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春茶幼芽和嫩梢。發病嚴重的茶園梢發病率可達70%,造成春茶減產約30%,而且茶葉品質下降、開采期推遲,經濟效益較低。
           據了解,茶芽枯病是茶樹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春茶幼芽和嫩梢。發病嚴重的茶園梢發病率可達70%,造成春茶減產約30%,而且茶葉品質下降、開采期推遲,經濟效益較低。病初在葉尖或葉緣出現黃褐色小斑,以后逐漸擴展為褐色或黑褐色不規則大斑,被害芽葉常扭曲或向下卷曲呈枯焦狀,后期在病斑部的正反兩面散生細小黑色粒點,以葉片正面較多。一般從芽尖開始逐漸危害1~3葉,發病嚴重的茶園嫩梢也會受害,多發生在葉柄基部,病斑初呈褐色,后向周圍擴展,并逐漸轉為黑色,嚴重時病部以上組織枯死,后期表面同樣有小黑點散生。

    茶芽枯病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老病葉或越冬茶葉中越冬,次年春季氣溫上升至8℃以上時形成孢子,孢子可隨雨水濺潑傳播,侵染幼嫩芽葉,2~3天后出現新病斑,進行擴展蔓延。該病為低溫高濕型病害,僅在春茶期發生。春茶萌芽期(3月底至4月初)開始發病,春茶盛采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高氣溫在20~25℃時為發病盛期,6月中旬以后最高氣溫達29℃以上時停止發病。

    對茶芽枯病,應在發病早期用藥防治,一旦病害擴散,較難用藥控制。可以在春茶萌芽期和發病初期分別用藥噴霧防治一次,藥劑可選用銅高尚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用藥安全間隔期一般為7~10天。停采茶園可以噴灑銅高尚800倍液進行保護。銅高尚為廣譜性銅制劑殺菌劑,病菌不容易產生抗藥性,在懷疑病菌已對某些藥劑產生抗性的情況下,可以選用這類殺菌性。另外,茶園中出現零星發病,應在病害擴散前及時采茶,并采取早采、勤采、分期分批多次采的方式,以減少病菌的再侵染,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降低發病程度。在秋冬季重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能增強茶樹抗病能力,有利于減輕芽枯病危害。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芽枯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8.483 second(s), 1045 queries, Memory 3.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