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水稻幾種常見病狀的識別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11
    核心提示:白葉枯病黃葉。由下向上蔓延,病葉發黃至枯白色。受害后先在葉尖或葉邊緣出現暗綠色斑點,后變成黃色長條形病斑,病部與健部分界明顯,象波紋形。后期在葉面上有小圓球菌膠。剪下葉片,用兩塊玻璃夾著,滴上清水,有煙霧狀菌體涌出。
     一、幾種黃葉

     

    1.白葉枯病黃葉。由下向上蔓延,病葉發黃至枯白色。受害后先在葉尖或葉邊緣出現暗綠色斑點,后變成黃色長條形病斑,病部與健部分界明顯,象波紋形。后期在葉面上有小圓球菌膠。剪下葉片,用兩塊玻璃夾著,滴上清水,有煙霧狀菌體涌出。

    2.黃矮病黃葉。先從頂葉及其下1~2片葉發病,向上、下擴展,后逐漸發展到全葉發黃,或變成斑駁花葉,植株矮縮節間短,禾葉下垂平展,黑根多,新根少,往往縱卷黃枯死亡。

    3.生理早衰黃葉。由下向上蔓延,病葉多表現橙黃色,有金屬光澤,成片或全田發生。黃葉上沒有病斑,沒有菌膿物。

    4.肥害黃葉。碳銨、氨水、農藥等施用不當,會引起中毒致使成塊成片稻葉熏成鮮黃或金黃色,有時黃葉上有焦灼斑。

    二、幾種葉斑

    1.稻瘟病葉斑。稻葉發病時,急性型的,病斑開始是暗褐色小斑點,后變成橢圓形,葉背有灰碌色霉狀物,慢性型的,病斑成梭形,旁邊紅褐色,中央灰白色,有1條褐色線貫穿病斑中間。潮濕時,病斑背面可見有灰綠霉。

    2、胡麻病葉斑,病斑初似針頭大的小點,后逐漸形成橢圓形斑點,形似芝麻,粗看病斑為黑褐色,較稻瘟病斑色深。細看顏色分三層:外圍有黃暈,邊緣層較寬,黑褐色,中央多呈灰黃色。特征:病斑黑褐色部分對光看,往往隱現有細輪紋,病斑兩端無壞死線。

    3.褐條病葉斑。病害開始發生在葉片基部的中脈上,后向上下伸展,似褐色條狀。病部折斷流出乳白色汁液,受害嚴重的病株,下部腐爛。發生腐臭氣味。病葉枯心,心葉死于禾心內,變成枯心苗。

    三、幾種青枯

    1.小球菌核病青桔。田間常成叢發生,也有一穴中幾株發病。稻株基部組織軟腐,有黑褐色病斑。最易識別特征:剝開基部葉鞘和莖稈,可見有許多比莧菜籽還小的黑色菌核。

    2.細菌性基腐青桔。田間零星發生,1穴中1~3株發病,病株基部呈鼠灰色腐爛。特征:剝開基部莖稈,充滿臭水,無菌核。

    3.生理性青枯。稻株莖稈干縮,手捏稻莖基部干癟,易倒伏,狀如褐飛虱菌核為害。但莖基部元蟲體、無病斑,葉鞘及莖稈內無菌核,多在晚稻接近成熟期發生,成片成塊青枯萎蔫。

    四、幾種枯心

    1.螟蟲枯心。稻株下部可見有蟲孔或蟲糞,枯心易抽起。

    2.螻蛄為害枯心。稻株莖部無蟲孔、無蟲糞。枯心株易拔起,莖基部和根部呈撕碎狀。

    3.條紋葉枯病枯心。病株心葉生有黃色條斑,并卷曲成紙捻狀,彎曲下垂成“假枯心”。基部無蟲孔,不腐爛,枯心不易拔起。

    五、幾種白穗

    1.三化螟白穗。稻莖上部有蟲孔、蟲糞,白穗易抽起,穗頸無病變,田間白穗團明顯。

    2.稻頸稻瘟病白穗。稻莖上無蟲孔,白穗不易拔起,穗頸、穗軸、枝梗生有黑褐色病斑。穗頸或枝梗易折斷,潮濕時,病部生有灰綠色絨狀霉。

    3.紋桔病白穗。在葉梢、葉片或穗頸、莖稈上,初期出現暗綠色斑點,后擴大成橢圓形方紋狀病斑,病斑邊緣褐色,中間淡褐至灰白色。基部組織發軟,白穗貼地倒伏。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97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