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水稻紋枯病防治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18  來源:江蘇農業信息網
    核心提示:紋枯病防治適期為分蘗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最為關鍵。要加強田間調查,根據防治指標進行防治。一般分蘗末期叢發病率達5%~10%,孕穗期達10%~15%時應用藥防治。高溫高濕天氣要連防2~3次,間隔期7~10天。
        紋枯病防治適期為分蘗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最為關鍵。要加強田間調查,根據防治指標進行防治。一般分蘗末期叢發病率達5%~10%,孕穗期達10%~15%時應用藥防治。高溫高濕天氣要連防2~3次,間隔期7~10天。

      一、農業防治:(1)選用抗(耐)病品種。(2)打撈銷毀菌核,減少初侵染源。(3)采用“窄株距寬行距”或寬窄行種植,或少本稀植等健身栽培。(4)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偏施遲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生物防治:實踐證明稻鴨共育可明顯減輕水稻紋枯病的發生和危害。

      二、化學防治:在分蘗期和孕穗期達到防治指標即要用藥防治,氣候及苗情有利于病害發生、流行的要連續打2~3次藥。12.5%禾果利30g或12.5%井.蠟芽300ml兌水30kg噴霧。適用范圍:該病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全國各稻區適用。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水稻 紋枯病 防治 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5.620 second(s), 753 queries, Memory 2.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