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麥稈蠅的形態(tài)特征及防治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0-04-23
    核心提示:麥稈蠅又名黃麥稈蠅,俗稱麥鉆心蟲、麥蛆等。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麥稈蠅以幼蟲為害,幼蟲孵化后,從葉鞘與莖間鉆入,在幼嫩心葉或穗節(jié)部向下蛀食幼嫩組織。在分蘗、撥節(jié)期受害,形成枯心;抽穗期受害,形成白穗;孕穗末期受害形成壞穗 1、形態(tài)特征 (1)成蟲:體長雄

        麥稈蠅又名黃麥稈蠅,俗稱麥鉆心蟲、麥蛆等。是小麥的主要害蟲之一。麥稈蠅以幼蟲為害,幼蟲孵化后,從葉鞘與莖間鉆入,在幼嫩心葉或穗節(jié)部向下蛀食幼嫩組織。在分蘗、撥節(jié)期受害,形成枯心;抽穗期受害,形成"白穗";孕穗末期受害形成"壞穗"

        1、形態(tài)特征

        (1)成蟲:體長雄蟲3.0-3.5毫米,雌蟲3.7-4.5毫米。體黃綠色,復眼黑色,有青綠光澤。翅透明,有光澤,翅脈黃色。胸部背面有3條縱線。越冬代成蟲腹背縱線為深褐色至黑色,其它代腹背縱線僅中央一條明顯。后足退節(jié)顯著膨大,內(nèi)側(cè)有黑色刺列,脛節(jié)顯著彎曲。

        (2)卵:長橢圓形,兩端瘦削,長1毫米左右。卵殼白色,表面有10條余縱紋。

        (3)蛹:圍蛹。體長雄蛹4.3-4.6毫米,雌蛹5.0-5.3毫米。初化時色淡。

        2、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因地制宜,深翻土地,精耕細作,合理密植,及時排灌,可促進小麥發(fā)育,減輕為害。

        (2)藥劑防治:在越冬代成蟲開始盛發(fā)時噴藥,第一次用藥后,經(jīng)6-7天噴第二次。藥劑用速滅殺丁乳油4000-5000倍液噴霧。

     
    分享:
    [ 網(wǎng)刊訂閱 ]  [ 生產(chǎn)技術(shù)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chǎn)技術(shù)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