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豇豆枯萎病以綜防為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9-28
    核心提示:豇豆枯萎病表現為靠近地表的莖稈繞莖變褐,地上部豆角秧的葉片變黃,萎蔫,枯萎死藤。剖開根莖部維管束變褐色。 枯萎病的病原為半知菌類鐮孢真菌,病菌最適宜的發育溫度為27℃30℃。豇豆整個生育期都可以被枯萎病菌為害,通常在開花初期,田間被害豇豆才開始顯出癥狀,

     
        豇豆枯萎病表現為靠近地表的莖稈繞莖變褐,地上部豆角秧的葉片變黃,萎蔫,枯萎死藤。剖開根莖部維管束變褐色。

        枯萎病的病原為半知菌類鐮孢真菌,病菌最適宜的發育溫度為27℃—30℃。豇豆整個生育期都可以被枯萎病菌為害,通常在開花初期,田間被害豇豆才開始顯出癥狀,所以要從早開始預防,以綜合防治為主。

        首先:要選用抗病品種。

        第二: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種子藥劑消毒,可選用6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0.1%平平加,浸種1小時后撈出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后稍晾干即播種。

        第三:實行輪作。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左右,病地連作,土壤中的病菌就會越積越多,枯萎病的發生也一年比一年多,死秧嚴重,成為一種毀滅性病害。所以,要施用不帶菌并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必須與非豆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效果更佳。

        第四:藥液灌根。病菌浸染主要是通過根部傷口或根尖部侵入,侵入后病菌到根部維管束中,以后又上升到莖部維管束中。病菌就在維管束中生長發育,產生大量菌絲體堵塞維管束,影響維管束水分運輸,造成植株葉片萎蔫,輕時早晚可以恢復正常,重時不能恢復,幾天后萎蔫枯死。

        藥劑防治采用灌根的辦法最直接有效。定植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作定根水灌根。發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敵克松可濕粉劑600—800倍液,或40%菌枯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隔7—10天再灌一次,每株灌根250毫升藥液。
     
                                                         

     
    分享:
    關鍵詞: 豇豆 枯萎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53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