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草莓畸形發生的原因及對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7-29
    核心提示:一、發生原因 草莓畸形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但其發生程度則與以下因素有關。 1.品種差異。有些品種易出現雄蕊短、雌蕊長的花,且花粉粒少而小,多無發芽力,因而易發生畸形果。 2.花朵級次。低級次花易出現雄性不稔,高級花易出現雌性不稔,但前者只要有良


        一、發生原因 

        草莓畸形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但其發生程度則與以下因素有關。 

        1.品種差異。有些品種易出現雄蕊短、雌蕊長的花,且花粉粒少而小,多無發芽力,因而易發生畸形果。 

        2.花朵級次。低級次花易出現雄性不稔,高級花易出現雌性不稔,但前者只要有良好花粉就可正常坐果發育,而后者卻不能坐果或坐果不良。 

        3.訪花昆蟲。草莓的訪花昆蟲主要有蜜蜂及花蠅、花虻類等。蜜蜂是草莓最重要的訪花昆蟲。大棚草莓無蜜蜂及花蠅類區的畸形果率,比有蜜蜂及花蠅類區的可增加33%左右。 

        4.溫度和濕度。低溫、高溫和高濕,都易引起畸形果的發生。草莓開花時,溫度在0℃以下就可導致花托變黑,在40℃以上則花粉發育不良;高濕影響花藥開裂,且引起水滴沖刷柱頭。在開花坐果期晝夜密閉,棚內形成高溫、高濕條件,致使棚內出現大量水滴,畸形果率可達90%。 

        5.花期噴藥。花期噴藥易引起畸形果發生,特別是當日開放的花朵更是如此。有的大棚草莓,由于花期濫用農藥,不僅直接阻礙了授粉受精,而且殺死了蜜蜂及花蠅類,致使其畸形果率為正常用藥棚的3倍左右。 

        二、防治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防止草莓畸形果的發生主要應考慮以下對策: 

        1.配置適宜授粉品種。由于草莓存在著雌雄稔性的差異,故應選擇花粉量多的品種做授粉品種,與主栽品種混植。如寶交早生、春香等品種花粉量豐富,主栽品種為寶交早生,授粉品種為春香、豐香等,授粉品種比例占5%~10%,能有效地降低畸形果率。 

        2.適時放蜂。保護地栽培的草莓花期早,前期自然出現的訪花昆蟲少,因此應適時在保護地內放置蜂群。該方法在日本已廣泛采用,效果很好。同時對其他訪花昆蟲,也要加以保護利用。 

        3.控制溫度和濕度。花期應嚴格控制保護地內的溫度和濕度。溫度宜控制在20~28℃。 

        4.疏花疏果。疏除易出現雌性不稔的高級次花,可明顯降低草莓畸形果率,且有利于集中養分,提高單果重及果實品質。 

        5.減少用藥次數。草莓病蟲害防治應采用以農業防治為主的綜合措施,盡量不用藥或少用藥。若病蟲害較嚴重,則應注意在花期或花后用藥。 

        6.采取人工授粉。在中午11~12時花藥開裂高峰期,采取人工微風(用扇子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也有良好效果。

     
    分享:
    關鍵詞: 草莓 畸形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8.797 second(s), 951 queries, Memory 3.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