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黃皮流膠病及其防治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7-23
    核心提示:一、癥狀 幼樹干基在離地10~15厘米處最容易受害,病部呈淡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皮層破裂,有黃褐色的粘液滲出。木質部中毒,呈褐色,橫剖樹干基部時,可見到褐色、環形的壞死線。后期在破裂的樹皮下,可見黑色小粒點,這是病菌的子實體。葉片也可以受害,受害的葉片


        一、癥狀 

        幼樹干基在離地10~15厘米處最容易受害,病部呈淡褐色至灰白色,稍凹陷,皮層破裂,有黃褐色的粘液滲出。木質部中毒,呈褐色,橫剖樹干基部時,可見到褐色、環形的壞死線。后期在破裂的樹皮下,可見黑色小粒點,這是病菌的子實體。葉片也可以受害,受害的葉片在葉面形成灰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葉片發黃,葉脈透明,葉片呈萎蔫狀,病重時植株干腐致枯死。 

        二、病原 

        黃皮流膠病原稱為黃皮擬莖點霉菌(Phomopsis wampi C.F. Zhang et P. K. Chi)屬半知菌亞門。子實體及其子座,埋于樹皮下,黑褐色,在子實體腔內可產生兩種分生孢子:A型分生孢子無色,單胞,直或略彎,長橢圓形;B型分生孢子無色,鉤絲狀。此病菌只為害黃皮,對柑桔、芒果無致病力。 
     
        三、侵染循環、發病條件 

        黃皮流膠病菌在破裂的樹皮下越冬。翌年春季越冬的病菌在病部產生大量分生孢子,經雨水或氣流傳播。病菌的寄生性不很強,病菌傳到生長較衰弱或有傷口的黃皮樹干上,從傷口侵入為害。春天,雨水充沛,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每年2~4月是此病流行的季節,流膠病一旦發生,危害性很大。 

        四、防治方法 

        應采取加強栽培管理與病害治療相結合的措施。
     
        1. 在采收后,要加強管理,翻土及增施有機肥料,以增強樹勢。

        2. 每年春季要注意檢查病樹,一經發現有流膠,要立即采取刮除治療。方法是:用利刀將病部及病健部分界處的部分組織刮除,然后涂上1:1:10波爾多漿,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分享:
    關鍵詞: 黃皮 流膠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61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