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防治玉米絲黑穗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6-25
    核心提示:絲黑穗病發病株苗期表現幼苗分蘗呈叢生型,節間短,全株矮?R渡?德蹋?械囊鍍?魷鐘胍堵銎叫械幕瓢咨?醢擼?械撓酌縲囊毒砬?殺拮礎9?敕⒉≡頰疾≈甑?0%。果穗受害時整個單穗短小,端部尖而向外彎曲,除苞葉外全部被病菌破壞,內部全為黑粉。黑粉散后僅留絲狀殘


        絲黑穗病發病株苗期表現幼苗分蘗呈叢生型,節間短,全株矮小。葉色暗綠,有的葉片出現與葉脈平行的黃白色條斑,有的幼苗心葉卷曲成鞭狀。果穗發病約占病株的70%。果穗受害時整個單穗短小,端部尖而向外彎曲,除苞葉外全部被病菌破壞,內部全為黑粉。黑粉散后僅留絲狀殘存物。雄穗發病時部分或整個花器變形,穎片增多呈葉片狀,基部膨大,內部充滿黑粉。

        1、選用抗病品種。實踐證明,即使在絲黑穗病重發生區種植抗病品種發病率比感病品種低10%。海城市種植比較抗病的品種有丹玉46號、東單70號和海禾19號等。要選好種,播前曬種。

        2、輪作。黑穗病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病株大于20%的重病田要種高抗品種3年,中等感病田要停種玉米1年,然后選用中抗病品種。土壤要深翻,耙壓連續作業。播深一致,覆土適宜,促使種子較快發芽,縮短種子在土壤中滯留時間,減少病株侵染幾率。

        3、調整播期。根據土質、品種、墑情、生育期和品種抗病性,適期晚播避開低溫。較低土溫延長了種子在土壤中萌發至出苗的時間,增加病原菌侵染玉米的概率,因此海城地區提倡5月1日左右播種,避免不適宜早播。

        4、拔除病株。可分苗期和成株期兩次進行。苗期結合間苗鏟地拔除病苗、弱苗。大部分拔除是在出穗之后、黑粉散落之前,及時鏟除病株和病穗,帶出田外集中深埋。

        5、藥劑處理。在絲黑穗病重發區必須進行種子包衣。利用種衣劑4號處理種子。每公斤4號種衣劑加42公斤玉米種子拌種。用藥劑處理種子,每10公斤玉米種子用2%立克秀拌種劑30克拌種,或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40克拌10公斤種子。目前海城地區推廣使用20%克百威福美雙合劑乳油或多菌靈福美雙克百威合劑乳油按藥劑種子1:40-50比例拌種,防治玉米絲黑穗病效果良好

     
    分享:
    關鍵詞: 玉米絲 黑穗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7.240 second(s), 663 queries, Memory 2.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