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如何防治柿樹炭疽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6-23
    核心提示:一、癥狀特征:此病主要為害果實和新梢。果實發病初期,出現針頭大深褐色斑點,后病斑擴大呈現近圓形、凹陷、病斑直徑5--10mm。病斑中部密生灰色至黑色小粒點(分生孢子盤)。空氣潮濕時病部涌出粉紅色粘稠物(分生孢子團)。1個病果上一般有一至多個病斑,受害果易軟化脫

        一、癥狀特征:此病主要為害果實和新梢。果實發病初期,出現針頭大深褐色斑點,后病斑擴大呈現近圓形、凹陷、病斑直徑5--10mm。病斑中部密生灰色至黑色小粒點(分生孢子盤)。空氣潮濕時病部涌出粉紅色粘稠物(分生孢子團)。1個病果上一般有一至多個病斑,受害果易軟化脫落;新梢發病初期,發生黑色小圓斑,后擴大呈橢圓形、褐色,中部凹陷縱裂,并產生黑色小粒點,病斑長10--20mm,寬7一12mm,新梢易從病部折斷,嚴重時病斑以上部位枯死。   

        二、發病規律:柿炭疽病原屬子囊菌球殼菌目,無性世代為Gloeosporium   kaki   Hori。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枝梢病斑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干果、葉痕和冬芽等處越冬。第2年初夏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次侵染。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害新梢、幼果。生長期分生孢子可以多次侵染。病菌可從傷口或表皮直接進入,有傷口時更易侵入為害。從傷口侵入時潛育期為3--6天,直接侵入時潛育期為6--10天。東臺地區枝梢發病一般始于6月份,直至秋梢;果實發病時期一般始于6月下7月上,直至采收期。發病重時7月下旬果實開始脫落。炭疽病菌喜高溫高濕,雨后氣溫升高,易出現發病盛期。夏季多雨年份發病重,于早年份發病輕。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5℃左右,低于9℃或高于35℃,不利于此病發生蔓延。管理粗放、樹勢衰弱易發病。 
      
        三、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①完善水系,確保排灌暢通。雨水過多,排水不暢,加重病害發生。因此,雨季到來之前,應完善水系配套,保證雨止田干,及時降濕。
       
        ②改善通透,防止園內郁閉。通過夏剪剪除密擠枝、瘦弱枝、病蟲枝,改善園內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   

        ③平衡施肥,促進樹體健壯。多施有機肥,配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以免枝條徒長,組織不充實,降低抗病力。   

        ④清潔果園,徹底清除菌源。冬季結合修剪,徹底清園,剪除病枝梢,摘除病僵果;生長季及時剪除病梢、摘除病果,減少再侵染菌源。   

        2、化學防治   

        ①休眠期:萌芽前噴施波美5度石硫合劑;   

        ②生長季:6月中旬至7月中旬噴施2遍1:5:400--500倍波爾多液(后期影響果實外觀光澤),7月下旬開始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退菌特1000倍(混加0.3%--0.5%尿素避免產生藥害)。
     
    分享:
    關鍵詞: 柿樹 炭疽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236 second(s), 291 queries, Memory 1.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