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大棚菜豆微量元素缺乏癥識別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5-05
    核心提示:一、缺鋅 癥狀從中位葉開始褪色,與健康葉比較,葉脈清晰可見;隨著葉脈間逐漸褪色,葉緣從黃化到變成褐色;節間變短,莖頂簇生小葉,株形叢狀,葉片向外側稍微卷曲,不開花結莢。 發生條件光照過強易發生缺鋅;若吸收磷過多,植株即使吸收了鋅,也表現缺鋅癥狀;土壤p


        一、缺鋅

        癥狀從中位葉開始褪色,與健康葉比較,葉脈清晰可見;隨著葉脈間逐漸褪色,葉緣從黃化到變成褐色;節間變短,莖頂簇生小葉,株形叢狀,葉片向外側稍微卷曲,不開花結莢。

        發生條件光照過強易發生缺鋅;若吸收磷過多,植株即使吸收了鋅,也表現缺鋅癥狀;土壤pH高,即使土壤中有足夠的鋅,但其不溶解,也不能被作物所吸收利用。

        診斷要點缺鋅癥與缺鉀癥類似,葉片黃化。缺鉀是葉緣先呈黃化,漸漸向內發展;而缺鋅,全葉黃化,漸漸向葉緣發展。二者的區別是黃化的先后順序不同;缺鋅癥狀嚴重時,生長點附近節間短縮。

        防治對策不要過量施用磷肥;缺鋅時可以施用硫酸鋅,每畝用1~1.5公斤;應急對策:用硫酸鋅0.1~0.2%水溶液噴灑葉面。
     
        二、缺硼

        癥狀株生長點萎縮變褐干枯。新形成的葉芽和葉柄色淺、發硬、易折;上位葉向外側卷曲,葉緣部分變褐色;當仔細觀察上位葉葉脈時,有萎縮現象;莢果表皮出現木質化。

        發生條件土壤干燥影響對硼的吸收,易發生缺硼;土壤有機肥施用量少,在土壤pH高的田塊也易發生缺硼;施用過多的鉀肥,影響了對硼的吸收,易發生缺硼。

        診斷要點從發生癥狀的葉片的部位來確定,缺硼時癥狀多發生在上位葉;葉脈間不出現黃化;植株生長點附近的葉片萎縮、枯死,其癥狀與缺鈣相類似。但缺鈣葉脈間黃化,而缺硼葉脈間不黃化。

        防治對策土壤缺硼,預先施用硼肥;要適時澆水,防止土壤干燥;多施腐熟的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應急對策:用0.12~0.2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噴灑葉面。

        三、缺鐵

        癥狀幼葉葉脈間褪綠,呈黃白色,嚴重時全葉變黃白色干枯,但不表現壞死斑,也不出現死亡。

        發生條件堿性土壤、磷肥施用過量或銅、錳在土壤中過量易缺鐵;土壤過干、過濕、溫度低,影響根的活力,易發生缺鐵。

        診斷要點缺鐵的癥狀是出現黃化,葉緣正常,不停止生長發育;檢測土壤pH。出現癥狀的植株根際土壤呈堿性,有可能是缺鐵;在干燥或多濕等條件下,根的功能下降,吸收鐵的能力下降,會出現缺鐵癥狀;植株葉片是出現斑點狀黃化,還是全葉黃化,如是全葉黃化則缺鐵。

        防治對策盡量少用堿性肥料,防止土壤呈堿性,土壤pH應在6~6.5左右;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防止土壤過干、過濕;應急對策:用硫酸亞鐵0.1~0.5%水溶液或檸檬酸鐵100ppm水溶液噴灑葉面。

        四、缺鉬

        癥狀植株生長勢差,幼葉褪綠,葉緣和葉脈間的葉肉呈黃色斑狀,葉緣向內部卷曲,葉尖萎縮,常造成植株開花不結莢。

        發生條件酸性土壤易缺鉬。

        診斷要點從發生癥狀的葉片的部位來確定,缺鉬是癥狀多發生在上位葉;檢測土壤pH。出現癥狀的植株根際土壤呈酸性,有可能是缺鉬;是否出現“花而不實”現象。

        防治對策每畝噴施0.05~0.1%的鉬酸銨水溶液50公斤,分別在苗期與開花期各噴1~2次。
     

     
    分享:
    關鍵詞: 菜豆 缺乏癥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1.050 second(s), 1131 queries, Memory 3.8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