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病蟲害.農藥 » 正文

    甜菜黑腐病的識別與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03
    核心提示:甜菜黑腐病是我省河西走廊甜菜生長期發生的1種新病害 ,發病植株急劇萎蔫死亡,根部由根尾向上變黑腐爛。據調查,一般發病率2%~5%,個別嚴重地塊高達21%,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因此識別和防治該病已成為當地生產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病害田間識別 田間5月份可發現病

        甜菜黑腐病是我省河西走廊甜菜生長期發生的1種新病害 ,發病植株急劇萎蔫死亡,根部由根尾向上變黑腐爛。據調查,一般發病率2%~5%,個別嚴重地塊高達21%,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因此識別和防治該病已成為當地生產上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病害田間識別

        田間5月份可發現病株,發病盛期在6~7月。地上部癥狀有兩種類型:

        ①植株矮化,僅為健株高的1/2~2/3。病葉直立,灰綠色食品,隨著病害的發展,由基部葉片葉緣開始變黃,并成V字形向葉基擴展,然后全葉變黃枯死,并由下向上部葉片蔓延,嚴重時全株枯死。

        ②植株外觀無顯著變化,日間高溫時,葉片萎蔫,彎曲下垂,初期早晚尚可恢復,最后葉片變成灰綠色,變軟,匍匐地面,直至全株枯死。地下部分癥狀比較明顯,拔出病株,病根尾部變成黑褐色,水漬狀,有時根尖腐爛,表皮脫落,根毛變褐,維管束自下而上變成黃褐色。

        2 病原及發病規律

        引起甜菜黑腐病的病原是甜菜黑腐絲囊霉菌(Aphanomyces cochlioides)。它是一種低等真菌,屬于鞭毛菌亞門,水霉目,絲囊霉屬。該病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來年在適宜條件下卵孢子萌發產生菌絲、游動孢子囊,并由游動孢子侵染幼苗或成株的幼嫩毛根根尖。

        3 病害防治

        甜菜黑腐病的防治主要應采用以農業措施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1)堅持輪作倒茬,主要應與玉米、大豆、馬鈴薯等非寄主作物輪作。

        2)增施有機肥和磷肥,促進甜菜根系發育,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

        3)適期早播,減少病原菌的初侵染,保證甜菜早出苗,出全苗,保壯苗。

        4)控制田間灌溉次數,尤其在出苗期,防止土壤過度黏濕。

        5)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減少病原菌的越冬數量,不用病田土壤和發病的植株病殘體積肥,防止人為傳播病害。

        6)注意栽培工農4號、糖育2號等抗耐病品種,在發病田少種或不種感病的寧甜301、寧甜302、工農3號等感病品種。

        7)藥劑拌種。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或15%噁霉靈水劑等藥劑,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可防治苗期發病,保證苗全、苗壯。
     
    分享:
    關鍵詞: 甜菜 黑腐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5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