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大蒜二次生長產生的原因及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01-12
    核心提示:大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也是市場上一年四季都能供應并且頗受歡迎的蔬菜。但是,近幾年來由于種植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當,出現了大量的大蒜二次生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馬尾蒜"、"面包蒜",使得大蒜既不能留種,也不能食用,嚴重地降低了大蒜的商品性和經濟效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蒜出現了二次生長,該如何預防和防治?

    大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菜之一,也是市場上一年四季都能供應并且頗受歡迎的蔬菜。但是,近幾年來由于種植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不當,出現了大量的大蒜二次生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馬尾蒜"、"面包蒜",使得大蒜既不能留種,也不能食用,嚴重地降低了大蒜的商品性和經濟效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蒜出現了二次生長,該如何預防和防治?筆者根據近幾年的觀察和實驗,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僅供參考。

    一、大蒜二次生長產生的原因

    1、種蒜的選用不當。由于遺傳性是使大蒜產生二次生長的主要因素,所以栽種大蒜首先應該選用適宜本地區(qū)種植的大蒜品種,種蒜應具備蒜頭大,蒜瓣肥,且每瓣蒜分體明顯,4-8瓣構成一頭。若選用不適宜本地區(qū)種植的品種,將會大大促進大蒜二次生長現象的產生。

    2、蒜種儲藏場所的環(huán)境條件不當。若蒜種播前30天在14-16℃或0-5℃,空氣相對濕度75-100%的環(huán)境中貯藏,低溫加上高濕將會使大蒜外層型和內層形二次生長株率提高。

    3、播期不當。蒜瓣是由鱗莖盤上葉腋的側芽發(fā)育形成的,同時受溫度、光照、養(yǎng)分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盲目提前播期,也是使大蒜產生二次生長的一個主要原因。

    4、蒜種處理不當。有些地方的蒜農喜歡在播前將蒜種進行冷涼或低溫處理一下,然后再進行播種,認為這樣會使得大蒜早出芽,其實這樣做也會促進大蒜內層和外層的二次生長。

    5、蒜瓣大小的選擇不當。有人認為作為蒜種的蒜瓣越大越好,更易于生長,其實據筆者幾年的觀察,作為種蒜的蒜瓣大小必須在一定的范圍內,太小易于形成獨瓣蒜,太大則會出現較多的二次生長。

    6、栽培管理措施不當。大蒜的適應性較強,但在生長過程中對環(huán)境條件、養(yǎng)分、水分都十分敏感,管理過程中的大肥大水和偏施氮肥,都會造成大蒜產生二次生長。

    二、大蒜二次生長的防治措施

    1、選用優(yōu)質蒜做種。農諺說"好種出好苗,好苗產量高",所以栽種大蒜時首先確定蒜種的選用,應選擇色澤潔白、頂芽肥大、無病無傷的蒜瓣,要堅決淘汰掉斷芽、腐爛的蒜瓣。

    2、改善貯藏條件。在播種前30天,將蒜種貯藏在溫度20℃以上,空氣相對濕度75%的環(huán)境中,可以十分有效地控制二次生長的產生。

    3、嚴格播種期。適宜大蒜鱗莖膨大的溫度為20-25℃,高于26℃大蒜進入休眠,日照時數低于13小時新葉雖可繼續(xù)分化,但不能形成鱗莖盤上的側芽,所以大蒜栽種時必須因地、因種嚴格播期,不能盲目提早播種。蒜農們常說"中秋不在家,端午不在地"和"春蒜不出九",就十分明確地指出了秋大蒜適宜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春蒜在3月中旬以前播種。

    4、適當進行蒜種處理。播種前將種蒜在陽光下晾曬2-3天,使得蒜瓣間疏松,掰蒜瓣容易。播時剝掉蒜皮,除去殘留莖盤,這樣既可減少大蒜二次生長的產生,又可以使其萌芽早、出苗整齊。

    5、合理密植。合理地密植有利于大蒜整齊及個體生長,白皮蒜的最佳行株距為16厘米×10厘米,紅皮蒜的最佳行株距為10厘米×8厘米。

    6、加強管理措施。在大蒜的整個生長期中,需要加強肥水供應,但不適宜大肥大水。在最關鍵的鱗莖膨大期可每畝追施大蒜專用復合肥25-30千克;每3-5天澆1次小水,保持地表不干即可;此期還可以葉面噴施600倍的磷酸二氫鉀2-3次,以增補磷鉀肥。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707 second(s), 99 queries, Memory 1.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