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棉花化控方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08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在棉花生產上使用的化控方法主要是生長調節劑,如ABT生根粉、縮節胺、乙烯利等品種。

    目前,我國在棉花生產上使用的化控方法主要是生長調節劑,如ABT生根粉、縮節胺、乙烯利等品種。使用方法如下:

    一、ABT生根粉。用20毫克/千克的ABT8號生根粉溶液浸種8小時,或每畝用0.1-0.3克ABT8號生根粉拌種,或幼苗3葉期用25毫克/千克的ABT8號噴灑葉面,可加快棉種發芽速度,促進棉苗根葉生長,提高棉株抗逆性與抗病性。

    二、縮節胺。用150毫克/千克的縮節胺浸種10小時,可提高棉種發芽勢和發芽率,使棉花出苗整齊一致,子葉肥大,幼莖粗壯,根系發達。在棉花盛蕾期至初花期噴施80-100毫克/千克的藥液,可使棉花葉片增厚,葉色加深,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協調。以上2種施藥方法對棉花黃萎病和枯萎病都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施用縮節胺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⑴一定要選擇地力或施肥水平較高,并有良好排灌條件的田塊施用。⑵一定要掌握好施用時間和劑量,施用原則是少量多次,前輕后重。⑶施用后要加強肥水管理,防止不及時補肥而造成棉花早衰或減產。

    三、助壯素。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畝用25%助壯素5毫升對水40千克,盛花期用10毫升各噴1次,可有效地控制棉花徒長,使果枝粗短,減少蕾鈴脫落及鈴期病害的發生。

    四、甲殼素。在棉花整個生育期皆可使用。用天達2116 600-8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可增強棉花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從而減少各種病害的發生,尤其對棉花苗期病害、黃萎病和枯萎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五、三十烷醇。用0.1毫克/千克的三十烷醇浸種8小時,可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促進根系發育,加速棉苗生長。也可在棉花的盛花期至盛花末期噴施0.1毫克/千克的三十烷醇溶液,可減少蕾鈴脫落。

    六、乙烯利。乙烯利對棉花有脫葉催熟作用,使用不當會嚴重影響棉花的產量和質量,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適宜棉田。主要用于各類晚熟棉田和需要早騰茬的棉田。對能正常吐絮和單產水平很低的棉田不宜使用。⑵噴藥適期。要選在剛好藥后有幾天氣溫高于20℃,且上部棉鈴的鈴期要在40天以上。北方棉區枯霜期到來前20天左右噴施為宜。⑶噴藥量。一般畝用40%乙烯利水劑300-800倍液60千克。⑷噴藥技術。使用乙烯利催熟,必須注意使藥液直接附著在鈴體上,盡量減少被葉片截留。乙烯利遇堿性物質分解,不可與堿性農藥混用。使用時加0.2%的中性洗衣粉為濕潤劑,效果更好。⑸種子田不可施用。否則棉種的發芽率會明顯降低。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棉花 化控 方法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178 second(s), 157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