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大雨后嚴防棉花紅葉莖枯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2
    核心提示:近期,部分棉區降中到大雨,這對于久旱之后的棉花來說,易引發紅葉莖枯病,應注意預防。
           近期,部分棉區降中到大雨,這對于久旱之后的棉花來說,易引發紅葉莖枯病,應注意預防。
     
      發病癥狀  紅葉莖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它從主莖生長點或果枝頂端開始發病,一般由上向下,由外向內發展。根系粗短,須根少發育不良。病葉先現黃色,隨后產生紅色斑點,最后全葉變紅,葉脈仍為綠色。莖稈及葉柄基部常發生褐色至黑褐色的條狀或不規則的病斑,容易遭受某些病菌如輪紋斑病菌及葉斑病菌等的侵染,加快棉株死亡。主莖枯萎致死但解剖導管無異色。
     
      防治方法  棉花紅葉莖枯病由多種原因引起,當氣候發生陡變時,一些栽培環境較差、生理機能不全的棉花就易發生紅葉莖枯病。防治棉花紅葉莖枯病,主要應抓好如下幾點:
     
      1.控上促下,增強棉株抗逆能力。一是對長勢較旺的棉花,應用植物生長延緩劑縮節安或助壯素控旺,每畝用縮節安2~3克或助壯素8~12毫升對水50公斤噴霧,能有效地促進其穩長;二是對土壤板結的棉田,及時中耕通氣,增強通透性能;三是對地勢較低的棉田,隨時注意疏理溝廂,促進棉根下扎,四是對實行地膜覆蓋栽培的棉田,要立即揭去地膜,使棉根向縱深發展。
     
      2.增施鉀肥,提高施肥效率。缺鉀是誘發棉花紅葉莖枯病的主導因素之一。對于土壤潛在性缺鉀或施鉀較少的兩類棉田,每畝要增施鉀肥10~15公斤。一可滿足棉花對鉀肥的需要;二可調整棉田肥料配比結構,提高氮肥、磷肥的利用率。
     
      3.根外噴肥,改善根系供氧吸肥環境。已發紅葉莖枯病的棉花,只要棉葉尚未枯萎,主莖生長點仍有活力,可用根外追肥快速恢復生育功能。一是每畝用腐植酸活性液肥農施寶100毫升,對水45公斤噴霧,既快速供肥,也改善土壤供氧狀況;二是建議選用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與防治斑點病的殺菌劑如茂靈混合噴霧。可補充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兼具殺菌作用。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12 second(s), 51 queries, Memory 1.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