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菊花無土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13
    核心提示:用扦插法育苗。在6月中旬,選擇株型適中、宜作商品菊的品種,以其越冬或春栽苗做母株,剪其上部豐滿、無病蟲害的頂尖作插穗。

    用扦插法育苗。在6月中旬,選擇株型適中、宜作商品菊的品種,以其越冬或春栽苗做母株,剪其上部豐滿、無病蟲害的頂尖作插穗。插穗長5—7厘米,采下后除掉基部葉片,保留2—3片小葉,切口為馬蹄形,苗床以蛭石為基質,先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消毒。扦插深度為2厘米左右,株行距均為3厘米左右。插后用清水噴透,將插盆(或箱)放入半地下的苗床內,上覆蓋塑料薄膜和葦簾。扦插后3—5天噴水一次,20天左右便可移植.

    配制營養液所需無機營養元素為:硝酸鉀69%、過磷酸鈣18%、硫酸鎂9.7%、尿素1.4%、硫酸亞鐵0.69%、硫酸錳0.27%、磷酸0.27%、無水氯化鈣0.067%、乙酸鋅0.067%。

    無機元素總重量與水的比例,前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1:500,中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1:300倍液,后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為 1:400,PH為5至5.5。 7月上旬,將根系完整的菊苗一次性移栽到內徑20厘米、深14厘米的新花盆中,基質用蛭石,盆底排水孔用瓦片蓋上。

    栽后用噴壺噴淋透水,其上部覆蓋塑料膜防雨,蓋葦簾遮光。緩苗7—10天后撤去塑料膜和葦簾(8月中下旬前如下大雨再蓋塑料膜),開始澆施營養液,每隔5天一次,每次施后可噴些清水,防止營養液留在葉片上造成傷害。

    立秋后3天施一次營養液,顯蕾后再改為5天一次,如遇下雨要及時補施營養液。由于基質松軟,菊苗易倒伏,因此需在前期及菊苗高10—15厘米時,葉面噴灑800—1000倍B9溶液2—3次,以防徒長。

    無土栽培菊花,從扦插到花透色初放,僅需110—130天,菊苗長勢強觀賞價值高。而且與土栽相比,勞動強度低,更淌潔衛生。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菊花 無土栽培 技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35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