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丹參栽培技術四步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1-13
    核心提示:地質地勢: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塊種植。平地要作排水溝;山地、嶺地宜選向陽的低山坡,坡度不宜太大,10—30度較好。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大于8以上。PH值為6.5—7.5之間。
    一、選地整地

     

    (1)地質地勢:宜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地塊種植。平地要作排水溝;山地、嶺地宜選向陽的低山坡,坡度不宜太大,10—30度較好。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大于8以上。PH值為6.5—7.5之間。

    (2)整地施肥:丹參根深,入土約33厘米以上。因此,在前作收獲之后,深翻土壤35厘米以上,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3000kg,加過磷酸鈣50kg,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前,再翻耕1次,整細耙平,作成1.3米寬的高畦,四周開好深的排水溝,以利排水。

    二、栽培方法

    選苗栽培:丹參栽苗成活率較高,容易達到苗全、苗旺、苗壯,產量高且穩。春栽于4—5月,秋栽于10月下旬進行。宜早不宜遲,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栽種時,在畦面上按行距33×23厘米挖穴,穴深視根長而定,穴底施入適量糞肥作基肥,與穴土拌均勻后,每穴栽入種子繁殖的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種苗原自然生長深度為準,微露心芽即可,栽后澆透定根水。大面積栽植的,也可半機誡化作業,既機誡開溝,人工散苗,機誡覆土并鎮壓。

    三、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丹參前期生長較慢,要及時松土除草,一般在封壟前,結合追肥進行1—2次,封壟后要及時清除雜草。

    (2)及時追肥:可在6月中旬畝追施硫銨50千克。在植株側面開淺溝撒施,然后覆土。

    (3)防治病蟲:丹參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和地老虎。根腐病發病后使根部發黑腐爛,地上莖葉枯萎死亡,6~8月多雨高溫季節易發生此病。防治上可及時排水,忌連作,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地老虎危害嫩苗,可用3%馬拉硫磷粉劑1:10拌毒土,撒在行間進行毒殺。

    四、采收加工

    (1)采收時間:春栽的于當年晚秋至上凍前,秋栽的于栽后第2年的10—11月上旬,當地上莖葉枯萎時可采挖,收獲時,先挖動根周圍的泥土,再順行,將根部全部挖起,注意,盡量不要保持根莖完整。大面積栽培的,可采取機誡收獲。

    (2)加工方法:挖起根條后,不要用水洗,要在去毛、修蘆,剪去細尾后,攤放在干燥通風處,晾干至5~6成時,堆悶發汗2~3天后,再曬至全干,即可出售。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丹參 栽培 技術 四步曲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169 second(s), 258 queries, Memory 1.5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