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棉花吐絮期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9-04
    核心提示:東營市棉花吐絮期的主要病蟲害是四代棉鈴蟲,其次為棉盲蝽、煙粉虱、棉小造橋蟲和棉大卷葉螟。
           東營市棉花吐絮期的主要病蟲害是四代棉鈴蟲,其次為棉盲蝽、煙粉虱、棉小造橋蟲和棉大卷葉螟。根據病蟲調查情況,結合各種因素,運用多種預測預報手段綜合分析,對我市棉花吐絮期主要病蟲害預報如下:

    一、棉花吐絮期病蟲害:綜合發生程度為中等偏輕發生程度(2級),其中四代棉鈴蟲為小發生程度(1級);煙粉虱中等偏輕發生(2級);棉盲蝽為中等發生程度(3級);棉小造橋蟲和棉大卷葉螟均為輕微發生。

    1、四代棉鈴蟲:發生程度為1級,卵盛期在8月29日-9月3日,較常年偏晚3天。

    預報依據:①蟲源基數低:據全市各縣區8月10日左右調查,全市平均棉田百株殘蟲0.92頭,玉米田百株殘蟲0.2頭,大豆田百株殘蟲0.1頭,三代棉鈴蟲殘蟲基數總量較長年偏低。②發育進度略偏晚:三代棉鈴蟲殘蟲發育進度較常年略偏晚,據全市8月10日調查,1齡幼蟲占0%,2齡占5.1%,3齡占30.54%,4齡占46.28%,5齡占15.3%,6齡占2.78%,發育進度較常年略偏晚。③氣候影響:前期我市降水次數多,降水量較大,部分地塊造成內澇,對三代棉鈴蟲老齡幼蟲化蛹不利。據氣象部門預報,8-9月份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多,總體氣象條件對四代棉鈴蟲發生不利。④寄主條件:我市棉花已進入生長后期,由于前期持續降水,導致部分棉田早衰,不利于四代棉鈴蟲在棉田的發生。⑤天敵:因降水較常年略偏多,預計四代用藥較少,有利天敵的存活,對棉鈴蟲等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煙粉虱:發生程度2級,應于8月25日之后進行連片集中防治。

    3、棉盲蝽:發生程度為3級,據全市8月10日左右調查,全市平均破葉株率16.7%,嚴重地塊可達32.4%。

    4、棉小造橋蟲和棉大卷葉螟:均為輕微發生程度。

    二、防治指標:

    四代棉鈴蟲:百株低齡幼蟲數5頭

    煙粉虱:棉花上、中、下三葉煙飛虱平均單葉有若蟲20頭

    棉盲蝽:百株頭數10頭

    棉小造橋蟲:百株頭數100頭

    棉大卷葉螟:百株頭數100頭

    三、棉花吐絮期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措施:做好三代棉鈴蟲的掃殘工作,減輕四代防治壓力。進行葉面噴肥,促進植株復壯,提高抗蟲棉的抗蟲性能。

    2、化學防治:防治四代棉鈴蟲可用2.5%多殺霉素懸浮劑1000倍液、5%氟鈴脲乳油1000倍液、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00倍液、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750倍液、15%茚蟲威懸浮劑3500倍液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用藥時注意交替、輪換用藥,以提高防效,延緩棉鈴蟲抗藥性上升。防治棉盲蝽可在低齡若蟲期用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畝、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50毫升/畝、45%馬拉硫磷乳油600倍液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防治煙粉虱可用5%銳勁特20毫升、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克或20%啶蟲脒乳油20毫升,于早晨或傍晚噴在葉背,間隔5—7天再防治一次。煙粉虱為害作物種類多,并具有一定的遷徙能力,集中連片防治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78 second(s), 28 queries, Memory 0.9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