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如何采挖野生茯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10-22
    核心提示:在野生環境中自然生長發育、非人工栽培種植的茯苓,則為野生茯苓。野生茯苓一般生活在較老的松樹林,或人工載種茯苓場附近的松林中,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尋找采集。 生長有野生茯苓樹樁周圍的松樹,有明顯的枯萎或衰敗跡象。有的樹樁靠近地面處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絲,揭開

        在野生環境中自然生長發育、非人工栽培種植的茯苓,則為野生茯苓。野生茯苓一般生活在較老的松樹林,或人工載種茯苓場附近的松林中,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尋找采集。

        生長有野生茯苓樹樁周圍的松樹,有明顯的枯萎或衰敗跡象。有的樹樁靠近地面處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絲,揭開樹根皮,可見黃白色漿液滲出。有的樹樁爛后有黑褐色的橫線裂紋。長有野生茯苓的樹樁周圍地面,常有白色或淡棕色的菌絲或菌絲膜狀物。小雨后該地面干燥較快,并有不長草的地方和不規則的裂隙(俗稱龜裂級),敲打此處地面會發出空響聲。此時用探試器插入地下再拔出,若發現其上部有芋狀塊物或頂端沾有茯苓的粉末時,即可挖掘采集得到野生茯苓。

        野生茯苓一般比人工培植的茯苓個小,但質地堅實、體重,漿汁較少。采挖的野生茯苓可加工成為藥材(其產地加工方法與栽培茯苓相同),老產區采集的野生茯苓,多為家種茯苓菌絲蔓延生長遇到適宜的條件而結成的菌核。一般可用于擴大生產或做分離菌種使用。新產區采集的野生茯苓,一般不做菌種使用。

     
    分享:
    關鍵詞: 采挖 野生 茯苓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6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