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生姜高產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8-19
    核心提示:一、選好種植地塊 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中性或弱酸性為佳,要避免前作是姜、煙草、花生等作物,否則容易引發姜瘟病的發生。 二、選好種姜及種姜處理 選擇無病蟲害、色澤金黃、有1~2個壯芽的姜塊作種姜,種前要曬2~3天,以減少水分,殺死病菌,提

        一、選好種植地塊

        選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中性或弱酸性為佳,要避免前作是姜、煙草、花生等作物,否則容易引發姜瘟病的發生。 

        二、選好種姜及種姜處理

        選擇無病蟲害、色澤金黃、有1~2個壯芽的姜塊作種姜,種前要曬2~3天,以減少水分,殺死病菌,提早發芽。然后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福爾馬林1000倍液浸10~15分鐘,再用草木灰堆放催芽,待芽長1~1.5厘米時即可種植。

        三、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由于生姜的根系不發達、分布土層較淺,既不耐旱也不耐澇。為此地塊要深翻、曬白,開好排水溝,起高畦種植。畦寬80厘米,高30厘米,溝寬30厘米,并施足基肥,特別是磷、鉀肥,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2500公斤混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施下。

        四、合理密植及遮陰

        種植時要做好合理密植,適當密植能提高生姜產量,要求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播種后要進行覆土及用芒箕草等雜草覆蓋。在高溫炎熱天氣時,要用遮陽網或插樹枝適當遮陰。

        五、科學追肥、及時培土

        姜很耐肥,且由于根莖是逐漸分生膨大,因此除了施足基肥外,還應多次追肥,追肥做到少量多次。苗期以薄肥為主,在生姜迅速膨大的中后期適當增加施肥量。齊苗后即第一次追施,可用腐熟的人畜糞水500公斤或5公斤尿素兌水500公斤淋施;當苗長出有1~2個分枝時,追施第二次肥以壯苗,可畝用腐熟花生麩25~30公斤可混硫酸鉀20~25公斤或復合肥50公斤施下;進入旺盛生長期后,生長速度加快,應及時追施,畝施花生麩100公斤混復合肥15公斤。高溫多雨天氣不宜追肥。在追肥過程中結合中耕除草并培土。

        六、科學管水

        生姜是喜溫暖、耐陰濕,怕炎熱的作物。在整個生長期間必須保持姜田土壤濕潤但不積水。因此,種植時搞好排水溝,防止積水。一般在播種后保持土面比較干燥,出苗后到收獲前土壤不能干旱,特別是生長旺盛期,若天氣干旱應及時澆灌。

        七、加強姜瘟病防治

        生姜的病害主要是姜瘟病(姜腐爛病),應以農業防治為主,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田間發現初發病株后,及時挖除,并在病穴周圍撒石灰粉進行土壤消毒。發病普遍時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或56%靠山800倍液進行噴施,各農藥要交替使用。
     
    分享:
    關鍵詞: 生姜 栽培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96 second(s), 123 queries, Memory 1.2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