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經濟作物 » 正文

    人工栽培金線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03-19
    核心提示:主要是采用大棚栽培。建造大棚應根據金線蓮的生長要求,選擇在有林有水的山溝,以保證陰涼,有水灌溉,冬季避風保暖,減少散熱,保持濕度,且交通便利;大棚的透光度在40%~50%,大棚結構以北高南低的斜面為宜,棚前柱高1.5米,后柱高1.2米,柱距2~5米;頂鋪約5厘米


        主要是采用大棚栽培。建造大棚應根據金線蓮的生長要求,選擇在有林有水的山溝,以保證陰涼,有水灌溉,冬季避風保暖,減少散熱,保持濕度,且交通便利;大棚的透光度在40%~50%,大棚結構以北高南低的斜面為宜,棚前柱高1.5米,后柱高1.2米,柱距2~5米;頂鋪約5厘米厚的茅草,上蓋一層塑料薄膜,棚內畦高30~50厘米,畦寬1.2米;也可在棚內搭棚梁,進行立體種植;人工組培苗常年均可栽植,每平方米500~1000株,栽植宜淺忌深,栽后覆蓋干凈干燥的苔蘚,噴灑清水,棚內溫度不超過25℃,并注意保濕、保溫。

        田間管理的好壞,關系到金線蓮的成活率、生長及產量,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
          
        ①松土除草

        ②施肥 栽植后的生長階段,通常施用豆餅、豬糞、牛馬糞等農家肥,并在每100千克肥液中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以促進葉色濃綠而富有光澤;在生長季節,每隔半個月還可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噴一次,連噴4次;施肥時切忌污染金線蓮葉片,不慎污染,應立即噴清水。

        ③澆水 適時澆水,提高土壤、空氣濕度。

        ④搭蓋遮陰棚,調節透光度 棚內透光度的大小與生長發育密切相關,透光以三陽七陰為宜;早春棚上蓋草宜稀;4月份透光度可減少到30以下;10月以后可把大棚蓋草適當除去部分;直射光照時間較長或西曬處,可采用圍籬、遮陽網等減少透光度。

        金線蓮栽植后生長4~5個月,株高10厘米以上,5~6片葉,鮮重1~2克即可收獲。收獲時連根拔起(也可割莖留根再生),抖去泥土,置于陽光下曝曬或用火烘干即成干品。

        人工栽培的金線蓮一般畝產鮮草250~350千克,鮮草每千克售價50元左右,干草每千克售價600~800元,金線蓮是一種值得發展的經濟植物。

     

     
    分享:
    關鍵詞: 金線蓮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983 second(s), 195 queries, Memory 1.3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