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稻粒黑粉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5-17

    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是由稻尾孢黑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全國各主要稻區都有發生,尤其在雜交稻制種田受害更甚。

      [診斷]該病危害穗部,一般僅個別小穗受害,病粒外表帶污綠色或污黃色,內部隱約顯示有黑色物,成熟時腹部裂開露出圓錐形黑色角狀物,病谷全部或部分被黑粉代替,有些病粒呈暗綠色,不開裂,似青秕谷,手捏有松軟感,內部充滿黑粉(冬孢子)。

      [發病規律]病菌孢子在土壤中或種子內外越冬為主,翌年萌發產生擔孢子或次生擔孢子,隨氣流傳播至花器、子房或幼嫩的谷粒上萌發侵入。水稻揚花至灌漿期遇高溫、多雨等條件發病加重。

      [防治]該病應采用減少菌源,栽培控病和穗期藥劑保護相結合的防治策略。
      (1)減少初侵染菌源 合理輪作,深耕,選無病種子等。
      (2)栽培控病 介理配方施肥,加強水肥管理,適當使用“920”等措施,促進花期相遇等。
      (3)種子處理(參照惡苗病)。
      (4)藥劑防治 母本盛花期進行藥劑防治是控病的關鍵措施。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克或20%粉銹寧乳油80毫升或40%滅病威200毫升或滅黑1號300毫升對水在盛花期噴霧1~2次。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785 second(s), 596 queries, Memory 2.8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