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稻紋枯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5-05-17

    稻紋枯病
      稻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

      [診斷] 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該病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初為橢圓形,水漬狀,后呈灰綠色或淡褐色逐漸向植株上部擴展,病斑常相互合并為不規則形狀,病斑邊緣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見葉表氣生菌絲糾成的菌核。

      [發病規律] 稻紋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殘體上越冬。該病菌寄主范圍很廣,生活力強,菌源地廣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發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長出菌絲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發特征,隨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適溫(25~32℃)高濕條件,氮肥使用偏遲、過量,田水過深,保持時間長等對該病發生有利。

      [防治] 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結合藥劑防治。
      (1)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應注意穩施氮、磷,增施鉀、鋅肥。以施足基肥、保證穗肥為原則,水稻生長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
      (2)藥劑防治 以保護稻株最后3~4片葉為主,施藥不宜過早(拔節期以前)、過遲(抽穗期以后)。藥劑選擇:5%井崗霉素水劑每畝150毫升或12.5%紋霉清水劑100~200毫升,或20%紋霉清懸浮劑60~100毫升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50~70千克噴霧。噴霧時要保證用水量,噴到稻株中、基部。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578 second(s), 552 queries, Memory 2.7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