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綠色玉米種植操作規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7
     為使種植的玉米達到散養雞(專供生產綠色食品系列肉雞產品)的飼料標準,特制定本操作規程。

    一、選地

    玉米種植基地位于大石橋市周家鎮于家村。

    二、整地

    在前作收獲后立即滅茬,結合施基肥進行早秋耕。耕地深度18—20 cm,耕后立即耙耢。來不及秋耕而必須春耕時,結合施基肥早春耕,并做到翻、耙、壓連續作業。

    三、品種

    沈丹16。

    四、種子質量

    要求籽粒飽滿,整齊一致,純度和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

    五、種子播前處理

    將種子在陽光下曬2—3d。若種子表面有病菌孢子時,用溫湯浸種滅菌,用55—57℃溫水,浸泡4—5h。

    六、播種

    在5—10 cm土層溫度穩定在8—10℃時播種,具體時間在5月初。

    七、基肥

    播種前(4上旬)施腐熟雞糞4000kg/畝,隨種施磷酸二銨10kg/畝。

    八、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1)查田補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查苗。缺苗嚴重時要及時補種,不嚴重時可采用就近多留苗或移栽補苗。

    (2) 適時間苗、定苗:玉米間苗宜早,5月中、下旬開始間苗,間苗次數一般依田間出苗率、病蟲害危害程度掌握。一次間苗、定苗,可在幼苗4—5片葉時進行。二次間苗,第一次在3—4片葉時疏苗,第二次在4—5片葉時定苗。

    (3) 中耕除草:鏟趟要適時及早進行。定苗前和拔節前各鏟趟一次。要將苗眼和苗旁的雜草鏟凈,雨后趟地,注意防止傷苗。5月25日趟第一遍,6月5日結束;6月10日鏟趟第二遍,6月20日結束。主要通過鏟趟消滅田間雜草,禁止使用任何化學除草劑。

    2、穗期管理

    若玉米生長植株較弱,應在拔節后追肥;若玉米植株生長旺盛,則在大喇叭口期追攻穗肥。在施入攻穗肥后,要隨即進行中耕培土。封壟與施肥相結合,6月25日開始至7月5日結合畝施尿素15kg及時封壟。

    九、防治病蟲害

    1、防治地下害蟲(地老虎、蠐螬、螻蛄、金針蟲)

    (1)   農藝措施:通過耕翻、清除雜草上的蟲卵和幼蟲等。

    (2)化學防治:施毒土,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100 ml,加水500 g,拌入20 kg細干土中,施入壟溝中。

    2、防治玉米螟

    (1)農藝措施:選用抗蟲品種;處理越冬寄主,在5月中旬以前對寄生有玉米螟的秸稈、根茬用100g/m3白僵菌粉劑封垛。

    (2)生物防治:赤眼蜂釋放。在玉米螟產卵始、盛、末期各放赤眼蜂1次,視蟲情程度決定放蜂數量。一般每畝每次釋放1—3萬頭,卵盛期加大放蜂量。

    十、收獲

    1、收獲期;9月下旬-10上旬。

    2、收獲方法:采用機械收獲,不可地面堆放,單收、單運、單放、單貯。

    3、晾曬脫粒:收獲后及時進行晾曬。籽粒含水量達到20%以下時脫粒,脫粒后進行清選。

    十一、其他

    玉米種植的全過程,要建立田間生產技術檔案,全面記載并妥善保存,以備查閱。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629 second(s), 99 queries, Memory 1.1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