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水稻穗期病要重視預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4
            晚稻將孕穗,部分早熟品種田塊已開始破口,即已進入病蟲危害最敏感階段。據綜合資料分析,今年晚稻破口期稻曲病、紋枯病和螟蟲有明顯回升趨勢,特別是一些感病品種穗頸瘟的流行概率較高。

      因此,各區(縣)植保部門要根據天氣變化和當地病蟲發生情況,結合當地晚稻栽培管理特點確定破口期的防治策略。

      1、根據今年種植感稻瘟病和稻曲病的品種多,氣候對其發生較為有利的情況,一定要抓好晚稻破口前5大左右這一時段,以主治穗頸瘟、稻曲病和稻二化螟為重點,兼治紋枯病、稻褐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的防治工作。在螟蟲(二化螟、大螟和三化螟)發生較重地區,應用20%螟鈴特防治。

      2、對目前已發生葉瘟的田塊、優質稻和晚茬稻,要求在第一次防治后7一10天,做好對穗頸瘟進行第二次防治;對雜交稻和優質稻,也要在第一次防治后7一10天,對稻曲病作第二次防治。大面積上晚稻要視天氣變化狀況,作好對防治穗頸瘟和稻曲病的第二次準備。

      3、用于破口前防治穗頸瘟的20%三環唑農藥,一定要確保有效用量,尤其是一些含有三環唑的復配劑農藥,要注意折算成每畝所需要的基本用藥量。防治二化螟如現在未能大面積推廣20%螟鈴特藥劑的地區,可暫用90%殺蟲單防治,但每畝用量適當加大。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516 second(s), 87 queries, Memory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