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防止玉米黑穗從播種抓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03
    核心提示:玉米絲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統性病害,病原為絲軸黑粉菌。主要以土壤、糞肥、種子等帶菌,土壤中病殘株上的厚垣孢子是傳染的主要來源,種子上粘著的孢子也可以傳播。
        玉米絲黑穗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系統性病害,病原為絲軸黑粉菌。主要以土壤、糞肥、種子等帶菌,土壤中病殘株上的厚垣孢子是傳染的主要來源,種子上粘著的孢子也可以傳播。種子發芽時,病菌也萌發,侵染幼苗(病菌多在玉米5葉期前侵入),到穗期出現典型癥狀。雄穗發病,部分或整個花器變形,內充滿黑粉。果穗發病,除苞葉外,全部被病菌破壞,外觀像健穗,內部全為黑粉。黑粉散落后,只留下寄主維管束。
     
    防治方法
     
        1、輪作。重病區可選擇與大豆、蔬菜、馬鈴薯等作物輪作。減少土壤中病菌積累。輪作期3年。不能與高粱輪作。
     
        2、選用抗病品種。目前我省玉米生產上大面積使用的蘇玉18號、蘇玉19號、蘇玉20號以及掖單系列、農大系列、中單系列品種抗病能力均較強。
     
        3、種子處理。這是防治玉米絲黑穗病的關鍵,最好選用包衣種子,也可以用藥劑拌種。藥劑拌種,在播前精選種子,放入容器內,加入種子量1%的水,把種子拌濕,然后把種子量0.1-0.2%的12.5%烯唑醇(特普唑)粉劑均勻拌到種子上,稍晾干即可播種。拌藥一定要均勻。適用藥劑還有:種子重量0.4%的粉銹寧(有效成分25%);種子重量0.5-0.7%的多菌靈、萎銹靈(有效成分均為50%);種子重量0.3-0.5%的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
     
        4、拔除病株。及早拔除田間筍狀、矮縮叢生、葉上有黃條以及莖葉異常、畸形的植株,帶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毀,不可隨意丟放,也不要用來喂家畜。秸稈肥要堆漚發酵,殺滅病菌。
    編輯:foodqa

     
    分享: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647 second(s), 287 queries, Memory 1.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