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早防玉米粗縮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13
    核心提示: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播的病毒性病害。針對近年來灰飛虱蟲量大、帶毒率高的特點,根據灰飛虱傳毒特點及玉米粗縮病發病規律,防治上要采取“切斷毒源、治蟲控病、綜合防治”的策略。
           玉米粗縮病是由灰飛虱傳播的病毒性病害。針對近年來灰飛虱蟲量大、帶毒率高的特點,根據灰飛虱傳毒特點及玉米粗縮病發病規律,防治上要采取“切斷毒源、治蟲控病、綜合防治”的策略。
     
      選用抗病品種根據近年來的調查結果顯示,相鄰田塊間品種不同,病害發生情況存在明顯差異。各地一致反映,郁青1號、臨奧1號、鄭單958等品種發病較重,病株率一般在5%~10%,而農大系列品種發病較輕,病株率在2%以下。
     
      適期防治小麥收割后,對早播夏玉米開展一次藥劑防治,控制該類型田成蟲發生量。夏玉米3~4葉期全面普治灰飛虱,為保證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藥劑可選用吡蟲啉等。做到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方法、統一施藥,提高防病效果。
     
      拔除病株及時拔除田間病株,以免成為再侵染的毒源。對個別嚴重發病的田塊,及時毀耕改種豆科作物,減輕經濟損失。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早防 玉米 粗縮病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233 second(s), 159 queries, Memory 1.3 M